出发日期/2016/03/19
天数/1天
正是桃花盛开的季节,怎能不去赏桃花。
于是我打定主意前往桃花堤。
话说,去年我来桃花堤时,桃花已经开过,颜色不是很鲜艳,没赏到最佳景致;所以说,今年,一定要尽早哦。
本人是天生路痴一枚,因此,无论去哪里,不是高人带道儿,就要高德导航。
这次还是先央求我家先生也就是认路达人:“跟我一块儿去桃花堤呗? ”
人家坐在沙发上,叼着小烟儿,拿着电视遥控,喝着咖啡,两眼直勾勾的盯着手机屏幕,仿佛我是空气一般:“不去。没劲。”
于是,我换上运动装,穿上旅游鞋,开启高德导航,出发啦。
话说,自从用了高德导航,嘿,路也顺了;胆儿也大了;还真对得起自己路痴的名声。
桃花堤附近的停车场,车非常多。均是20元不限时。
我这次被导航带的,开进了一个胡同里。索性,把车也就停在了胡同里。
天津桃花园,始于元朝,兴盛于运河之畔,经历了元、明、清历代的变迁,如今经过重新修缮,桃树多多。
当我走进桃花园,看见那成片成片的桃花时,立刻觉得:这次来值了。
虽然人很多,乌泱泱的。
但是,花更多,乌泱泱的。
所以,花,就在那里,人多,并不影响你赏花。
据《天津县志》记载:康熙四十七年(1708),康熙皇帝南巡江浙,正值南方桃红柳绿,可惜桃花命薄,瞬即凋零,皇帝赏桃花未能尽兴。
而当康熙皇帝沿运河返京,路过天津桃花堤一带,不想又见到桃花盛开,春天又再,感慨万分。
惊喜之余欣然命笔,留下《点绛唇》词一首:“再见桃花,津门红映依然好。回銮才到,疑是春两报。锦缆仙舟,星夜盼晨晓。情飘渺,艳阳时袅,不是垂阳老。”
后来,乾隆皇帝得知,天津有一个曾向爷爷两报春天的桃花堤,自然十分向往。
《续天津县志》记载:乾隆三十一年,天津遭遇水灾,乾隆皇帝下旨安排救灾事宜。
又于第二年春来到北运河,查灾情,勘堤防,观赏了桃花堤美景。
这年乾隆皇帝已经年近花甲,在北运河畔“弃舟登岸策马进城”,并赋诗两首。
乾隆在桃花堤留下很多美好的传说,比如现存的“龙凤古槐”。
+1
+1
+1
+1
+1
+1
+1
+1
+1
+1
看了这么多的桃花,是不是让你想起了桃花源?
是不是让你想起了唐伯虎的桃花庵?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醉半醒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1
+1
这株桃树生生有了梅树的赶脚。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Copyright ©2021 Qunar.com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0542京ICP备05021087号京ICP证060856号营业执照信息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京)-非经营性-2016-0110去哪儿网投诉、咨询热线电话95117举报、投诉邮箱: tousu@qunar.com全国旅游投诉热线: 12345
未成年人/违法和不良信息/算法推荐举报电话:010-59606977未成年人/违法和不良信息/算法推荐举报邮箱:tousu@qunar.com
导航区
ALT+1
预订区
ALT+2
产品区
ALT+3
内容区
ALT+4
强烈建议使用鼠标滚轮或键盘左右键
来浏览,效果更佳哦~
正是桃花盛开的季节,怎能不去赏桃花。
于是我打定主意前往桃花堤。
话说,去年我来桃花堤时,桃花已经开过,颜色不是很鲜艳,没赏到最佳景致;所以说,今年,一定要尽早哦。
本人是天生路痴一枚,因此,无论去哪里,不是高人带道儿,就要高德导航。
这次还是先央求我家先生也就是认路达人:“跟我一块儿去桃花堤呗? ”
人家坐在沙发上,叼着小烟儿,拿着电视遥控,喝着咖啡,两眼直勾勾的盯着手机屏幕,仿佛我是空气一般:“不去。没劲。”
于是,我换上运动装,穿上旅游鞋,开启高德导航,出发啦。
话说,自从用了高德导航,嘿,路也顺了;胆儿也大了;还真对得起自己路痴的名声。
桃花堤附近的停车场,车非常多。均是20元不限时。
我这次被导航带的,开进了一个胡同里。索性,把车也就停在了胡同里。
天津桃花园,始于元朝,兴盛于运河之畔,经历了元、明、清历代的变迁,如今经过重新修缮,桃树多多。
当我走进桃花园,看见那成片成片的桃花时,立刻觉得:这次来值了。
虽然人很多,乌泱泱的。
但是,花更多,乌泱泱的。
所以,花,就在那里,人多,并不影响你赏花。
据《天津县志》记载:康熙四十七年(1708),康熙皇帝南巡江浙,正值南方桃红柳绿,可惜桃花命薄,瞬即凋零,皇帝赏桃花未能尽兴。
而当康熙皇帝沿运河返京,路过天津桃花堤一带,不想又见到桃花盛开,春天又再,感慨万分。
惊喜之余欣然命笔,留下《点绛唇》词一首:“再见桃花,津门红映依然好。回銮才到,疑是春两报。锦缆仙舟,星夜盼晨晓。情飘渺,艳阳时袅,不是垂阳老。”
后来,乾隆皇帝得知,天津有一个曾向爷爷两报春天的桃花堤,自然十分向往。
《续天津县志》记载:乾隆三十一年,天津遭遇水灾,乾隆皇帝下旨安排救灾事宜。
又于第二年春来到北运河,查灾情,勘堤防,观赏了桃花堤美景。
这年乾隆皇帝已经年近花甲,在北运河畔“弃舟登岸策马进城”,并赋诗两首。
乾隆在桃花堤留下很多美好的传说,比如现存的“龙凤古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