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发日期/2021/12/18
天数/2天
人物/独自一人
玩法/深度游 摄影 古镇 冬季
平遥古城与四川阆中古城、云南丽江古城和安徽徽州古城一起列为中国四大古城。这四大古城都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是灿烂的汉族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我刚去过四川阆中古城,对它的风水文化的特色印象最深。那么平遥古城有什么特色呢?我认为有三个方面给了我深刻的印象,一是完整壮丽、历史悠久的古城墙,它从明朝初年始建,经过历代多次维修而组成中国境内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古代县城的根基。二是名目繁多、保存良好的博物馆群,细细数来,有以日升昌票号为代表,融入钱庄、武术、镖局等异常完整的私人金融机构,开了中国银行业之先河;有闻名中外的推光漆器工艺品,是平遥三大宝之一;还有如数家珍的珍奇报纸陈列馆和苗世明藏报馆,让人回顾古今中外走过的重大历史;另有诸如天吉祥博物馆、中国商会博物馆、古兵器博物馆、牛肉博物馆、剪纸博物馆等等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博物馆群。三是代表古城行政中心的县署衙门,以文圣孔子为首的文庙,以人神关羽为首的武庙,平遥古城最大的道观清虚观,中国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城隍庙,为四川民众造福的都江堰治水工程李冰次子的二郎神庙,还有新造的古陶八景第一景的贺兰仙桥的园林等等。
我手拿游览地图,用了将近两天时间,尽数在平遥古城中游览观光,拍下不少照片,做成这篇“走进平遥古城,享受韵味十足的古城文化”的游记,希望以飨读者,同时为今后如有时间再来此游览做个铺垫,我必须为平遥古城点个大大的赞。
我于12月18日一早乘动车离开成都东站,七个多小时到达平遥古城站,又搭上出租到达平遥古城南的迎薰门公园。正是冬季阳光明媚的午后,漫步公园草坪,走近南城门迎薰门。按常规办理了健康检查手续后踏入城门,开始了古城街巷的游逛,包括参观离我居住客栈较近的文庙和城隍庙,到北城和东城观摩古城墙,享受古城宁静而又别致的夜晚等。
+1
+1
已经望见南门了
+1
古城实行严格健康管理,所以参观者人数自然得到控制。
+1
古城主要街市和平遥票号业等的介绍
+1
南门城外广场很大
+1
城外东边广场
+1
+1
进入城门是个瓮城,古时做防御外敌用的。
+1
进入城楼后见建筑用的地基,这里曾经是奉祀关帝和观音用的兴国寺,与南大街对着的市楼相对应。
+1
据说两个月前南门旁有一片城墙因大水造成的塌方,目前还在维修,所以游客上城楼受到限制。
+1
上不了城楼,我从南大街进去,这里有第一条横街,右通文庙,左通武庙。进南大街的第二条横街右拐的城隍庙街某处就是我预定的客栈,左边则是衙门街的县衙所在地。
+1
+1
文庙在南大街东面,跨越两个横街,前门在第一个横街文庙街上,处于两个牌坊之间。
+1
文庙是祭孔、尊孔以及办学的庙堂,5A级景区,正门檽星门。
+1
文庙坐北朝南,规格长方形,其祭祀建筑系统是除皇家建筑之外结构布局最严谨、气势最雄伟的古代建筑群落,是中国古代精神世界的皇宫。
+1
跨入棂星门,是文庙的第一进院落。从文庙学宫进去是大成殿。
+1
第二进院正中的大成殿是文庙主殿,始建于汉代,大成之意取自孟子评价孔子“孔子之谓集大成”之语。现存大殿也有850多年历史了,是全国现存文庙中最早的建筑,是古代木构结构至珍品,是奉祀孔圣之所。
+1
孔圣端坐其中,受众人朝拜。孔子像左右分别为“四配”、“十哲”,都是孔子的得意门生。
+1
第三进院先跳过龙门,进入明伦堂,旧时县学大堂,是儒生讲学之地,现辟为“孔子生平馆”。东配殿时习斋,取《论语》“学而时习之”之意。西配殿日新斋,取于《礼记》“苟日新,日日新”之意。
+1
我们都记得孔子说过“三十而立”、“四十不惑”,我最欣赏的是“六十耳顺”、“七十随心”。
+1
明伦堂后面的第四进院,从鳌头石进入超山书院。
+1
题有超山书院四个大字的主体建筑敬一亭向为祭天之所,亭前是在道光六年曾任书院山长的徐继会的塑像,他在超山书院任山长达10年之久,培养的儒学生员为平遥晋商发达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撑。超山书院现已辟为“中国科举展”。
+1
+1
+1
城隍庙前后四进院落,既有寺庙殿堂配置特色,又具官署建筑风格,屋顶精美的绿色琉璃是清朝原件。这楼背后是戏楼。
+1
左右分别配置钟楼和鼓楼
+1
这是城隍庙的主殿
+1
城隍是古代汉民族中普遍崇祀的神祗之一,是城市的守护神。
+1
主殿后面一个石神殿,据传石神名叫石敢当,为古代一员猛将,一人当关,万夫莫开。将其名刻在石头上,可以禁鬼绝蜮。
+1
后院的寝宫
第二天,要想完成全部参观事项,做了个计划。先参观与城隍庙街相接的衙门街的县署衙门,然后出上西门,沿外城墙走一走,再去北城门复进古城,参观北大街上就近的二郎庙。这之后就是一系列的博物馆的参观了。
+1
衙门街上的听雨楼,进去后就是县署衙门。
+1
县署衙门至今600多年历史。整座衙门规模庞大,厅房设施一应俱全。参观要提前预约。
+1
县署衙门平面图
+1
+1
仪门平时不开走两侧门,两侧分别为宣化门和恩荣门。
+1
+1
大堂后面的宅门,通往内宅,看门人称为“门子”。
+1
+1
上到大仙楼,上面供奉着守印大仙,即狐仙。
+1
县署左后角的后花园,有池塘、小桥和小亭子,非常别致。
+1
博弈亭
+1
+1
参观完县署衙门后,我从书院街走到武庙,它是与文庙东西对称的位置,文庙是以文圣孔子为首,武庙则是以人神关羽为首,看到门楣上“威灵震叠”四个大字,不过这里没有开门。据说主要建筑有戏楼、钟鼓楼、献殿、中殿、后殿等,屋顶均为琉璃瓦兽装饰,气势非凡。
+1
再往西从上西门出城,准备到城外看看外城墙。
+1
穿过上西门,底厚 大约8~12米。出城门看古城城墙高 8~10米,顶厚3~6米。墙身素土夯筑,分层铺设稻草为拉筋,外壁城砖白灰包砌,顶部青砖铺墁。每隔50米便筑敌楼1座,共有72座,垛口共计3000多个,据说是按孔子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来设计的。看城外的护城河大部分已经干枯了。
+1
贴近城墙观察,城墙下有基座,看来是新修筑的。
+1
走到有城楼的下西门处,被告知游客不得入内,因为这里面是生活区,游客只能从上西门或者北门进城。
+1
我决定继续绕到北门去
+1
到了北门重新办理入城健康手续得以进入。
+1
城门通道
+1
来到北大街
+1
我国现存唯一专门供奉二郎神的庙宇,整座庙宇坐西朝东。
+1
+1
+1
+1
元辰殿,又名“六十甲子殿”。六十甲子即是用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与十二地支(支、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循环相配而得六十甲子,六十甲子神为六十位星宿神,轮流值年。相传礼祀本命元辰之神,可以保佑一年顺遂,运气亨通。殿前列出了十二元辰与公历年对照表。
+1
列宿殿,二十八星宿是古代中国天文学家为观测日、月、五星(金、木、水、火、土)运行和所到位置,将黄、赤道附近的星座选出二十八个做为标志,合称二十八星座、或二十八星宿。二十八宿从角宿开始,自西向东排列,与日、月运动的方向相同。按东、南、西、北四方把二十八宿分为青龙、朱雀、白虎、玄武四组天神,也称“四象”。殿前列出了二十八宿与生日对照表
+1
三进院后的玉皇殿,玉帝生于农历的正月初九,是道教的最高天神。两侧为元君殿和东岳殿。
+1
东岳殿内供奉东岳大帝及十殿阎君,从汉代开始就有“人死后魂归泰山”的说法,东岳大帝是执掌人间赏罚与生死的泰山神,也是我国道教中管理地狱的最高神。
+1
元君殿殿内供奉主像为碧霞元君,是东岳大帝的女儿,民间俗称“泰山娘娘”。她负责生儿育女,保佑儿童平安和健康。与妈祖并称为我国南北两大娘娘神。
到了平遥古城,必须要逛的博物馆群首先是处于大清金融第一街的平遥古城西大街的以日昇昌票号为代表,后来分为一墙之隔的日昇昌和蔚泰厚两家票号的私人金融机构,被称为开了中国银行业之先河。另一著名的票号是在南大街上稍晚些发展起来的协同庆钱庄,也发展成为主要票号之一。而票号的纷纷兴起自然带动了保护它们钱财安全的各类镖局的出现。
+1
+1
+1
与日昇昌左边相邻的还有一家日新中票号,内部也是相连的。一起参观后可以了解中国银行前身更全面的情况的。
+1
日昇昌票号的前身是西裕成颜料庄,总庄设在平遥,并在北京崇文门外设有分庄。清嘉庆末年,由于社会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埠际间货币流通量大增,而过去的起标运银由于很不安全,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西裕成颜料庄首先在京、晋间试行汇兑办法,结果效果很好,便开始兼营汇兑业。道光初年,西裕成颜料庄正式更名为日昇昌票号,专营汇兑。作为晋商文化的杰出代表,其建筑风格和规模都具典型,但又有其特殊性。
+1
日昇昌票号采用三进式穿堂楼院,即体现了晋中民居的传统特色,又吸收了晋中商铺的风格,达到了建筑艺术和使用功能的和谐统一。
+1
+1
首任大掌柜雷履泰塑像
+1
大掌柜雷履泰房
+1
+1
二掌柜毛鸿翙房
+1
+1
中厅后面的三进院两边有客房和厨房
+1
后厅是票号逢年过节聚餐或宴请宾客之场所
+1
旁边过道尽头的马厩,地位的象征。
+1
+1
+1
再从内部通道进入“蔚泰厚”票号的后部
+1
“蔚泰厚”票号后院
+1
+1
在中厅和前院之间的一道二门,也称内宅门,门上方的走马板,从前院方向看写着“甄冶陶”,背面写着“试经纶”。
+1
+1
前院另一侧的地下金库
+1
+1
+1
协同庆规模很大,功能也很齐全,共有七进院落。
+1
+1
+1
+1
三院落是经理房、协理房和襄理房,分别为大掌柜、二掌柜和三掌柜。
+1
参观了古代金融中心的几个博物馆后,已经下午两点了,赶紧到昨天看好的天元奎饭店用午后餐,然后去东大街晃了一下中国商会博物馆,逛了贺兰仙桥景点,去到中国推光漆器博物馆参观有名的平遥三宝之一的推广漆器,离开后经过著名的清虚观和东城墙的点将台,回到我住的客栈。
+1
下午南大街上的市楼
+1
+1
我一个人只要了一菜一饭,送了碗汤,还品尝了饭馆里的几种山西醋。
+1
然后去到东大街,先看了看中国商会博物馆。
+1
到了贺兰仙桥,据称是古陶八景的第一景,这是后来重修起来的。
+1
进到牌坊来,很大的一个院子,贺兰仙桥大概是指远处那座石桥了吧,水塘已结了薄冰。
+1
还有亭子、长廊和雕塑人物,环境打造的还是很美的。
+1
+1
进得馆内,参观大厅中陈列的各种推光漆器。鲜艳的颜色是后来发展起来的,原先推光漆器大多比较暗淡,色彩单一,现在平遥师傅们改进了工艺,使推光漆器绽放夺目的光彩。
+1
联排大柜工艺考究,雕刻精美。
+1
这幅像国画一样的上山老虎图,右下角的标价是26800元。
+1
这个五猫图标价更是达到了168000元人民币,走到近前看,栩栩如生,活灵活现,非常可爱。
+1
这里是体验馆,暂未开放。
+1
看墙上对漆器进行“推光”的镜头
+1
博物馆的后门
+1
墙上挂着2016年中国工艺美术协会颁发的“中国推光漆艺之都”的牌子
+1
还有一个长长的展馆,讲述推光漆器详细的制作过程。
+1
小巷清洁干净,也有“泰山石敢当”的标记石。
+1
祁公馆旧址
+1
回到前门再往东,接近城墙的地方是“清虚观”,著名道教祠堂,暂未开放。
+1
沿城墙南下,到了“点将台”位置。“点将台”位于上东门和下东门之间城墙顶上,现为砖砌高台。相传公元前827年周宣王即位后,派大将尹吉甫率兵北伐猃狁,连战连捷,后奉命屯兵今之平遥,增筑城墙,并在此训练士卒,点将练武。明代中叶,人们为纪念尹吉甫功绩,在尹曾点将阅兵的地方修筑了高真庙。明清维修城墙时一并将“高真庙”连成一体,是城顶宽阔的高台,登高远眺,心旷神怡。
+1
再往南,到了小东门,这里就是城隍庙街的尽头了。
+1
从城隍庙街回到客栈
+1
+1
在图上看到一些著名推光漆器制作的成品所收藏的地方,例如《黄河壶口》藏于人大会堂山西厅。
从客栈出来,到南大街往南,有一所中国珍奇报纸陈列馆,我过去喜欢看报纸,因此有兴趣参观一下,看珍奇在什么地方,也关心一下早期国内外报纸的大事。明天一早离开平遥古城了,所以从博物馆出来,到客栈用过晚饭后,最后到酒店去了解一下山西的老陈醋,结束平遥的参观项目。
+1
陈列馆名号叫“永庆祥”,大门内横条幅上方写着“吉尼斯之最,古城唯一”。
+1
陈列馆布置同一般博物馆差不多
+1
人民日报1948年6月15日创刊于河北省平山县
+1
综合展室展出的金报,是1999年1月31日和2000年1月1日两天《北京青年报》第一版的金报,世纪之交,收藏纯金珍藏版,见证两个千年。
+1
就是这两个金版的报纸
+1
收藏报纸获得大世界吉尼斯之最
+1
+1
+1
清光绪八年(1882年)5月18日创刊于上海的英文报纸《字林西报》,译自同名的中文报。
+1
+1
+1
1916年8月15日创刊的《晨钟》,两年后改为《晨报》,创办人梁启超。
+1
+1
+1
+1
+1
在港澳、民族报展室中展出的报纸
+1
+1
+1
+1
+1
在雨伞上制作的报纸
+1
衬衫报
+1
手掌报
+1
世界最小报
+1
名片报
+1
世界最小报纸在2011年3月1日在北京创刊,为《达人秀画报》,高30毫米,宽21毫米,共有16版。
+1
明信片报
+1
手帕报
+1
丝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