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1
- 收藏10
- 评论10
- 赞13
+1
出发日期/2015/01/05
天数/5天
玩法/游轮
南极归来已经2个月了,前几天我终于剪辑完了我的DV,开始整理一下文字和照片。去南极旅游是我多年的愿望,为此行也准备了一年多。2013年7月,旅居美国的驴友在美国的网站上联系上了Quark公司的代理商,预定了2015年1月的南极游轮(提前预定有优惠但也有风险,如果不能成行无法退款)。
去南极旅游的最佳路线是从阿根廷的乌斯怀亚乘船前往南极洲。
乌斯怀亚是世界最南端的美丽小城。它位于火地岛的南部海岸,北靠安第斯山脉,面对连接两大洋的比格尔海峡。它是世界上最靠南的城市。在当地土著部落亚马纳语中,乌斯怀亚的含义是“向西深入的海湾”、“美丽的海湾”之意,比格尔水道在这里形成一个大海湾。乌斯怀亚距本国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远达3200公里,距南极洲却只有800公里。由乌斯怀亚起航,越过德雷克海峡,两天便可到达。因此前往南极洲探险和考察,乌斯怀亚是一个理想的起航和补给基地。堪称世界上最南的居民点。乌斯怀亚依山傍水,城市顺比格尔水道沿岸而建,岸边是宽阔的玛依普大道,我们入住的宾馆就坐落在大道一侧。放下行李,我们迫不及待的去海边拍摄。色彩丰富,造型各异的建筑坐落在波光粼粼的大海和青山白雪之间,构成一幅绝美的图画。小雨过后一道彩虹更使画面完美无缺。
最左侧的黄房子就是我们入住的宾馆
小雨过后的彩虹
海湾停靠了许多大小船只
时隐时现的雪山
市区的主要街道是圣马丁大街。这是一条商业大街,两边商店的豪华程度不输于一个大都市。
宾馆后面的山坡上有一个阿根廷的海军基地。后面的房子是一个展览馆。
山坡上的小牧场
晚上我们结伴去品尝当地特产蜘蛛蟹。硕大的蟹重达2-3斤,两人一只吃得饱饱的。新鲜味美,肉质饱满,令我们回味无穷。
美味的蜘蛛蟹
美丽的夜景
早上原本打算去海边看日出,但出去才发现方向不对。太阳被雪山遮挡了,而且转瞬间云雾又把雪山遮挡了。但我还是拍到了雪山忽隐忽现的美景。
早餐后我与汉平、永平、晓民、大徐等沿着海边向一个高坡上走去。
一幢小别墅吸引了我们,我不断感叹住在这儿太享受了
站在高坡上俯瞰小城全景
高坡上的小牧场
报废的军舰
小型飞机航空俱乐部
偶遇一位替人遛狗的男子
海边觅食的海鸟嘴里叼的是贝类的海虹。它将海虹叼起来扔到地上,贝壳打开便于它吃肉。
下午,我们终于要登船了。我们乘坐的钻石号游轮是所有南极探险游轮中体积最大,载客最多的。按南极保护公约规定,每只船的载客人数不能超过190人。我们游轮的床位是189个。
站在后甲板上遥望渐行渐远的乌斯怀亚
踏上游轮的第一感觉就是温馨,无论是热情迎接游客的全体员工还是船舱内部的布置都令我们有宾至如归的感受。
刚上船,船长就告诉我们欢迎游客随时到驾驶室去参观拍照
大会议室,全体人员开会的地方。除了首日的欢迎酒会和最后的告别会,每天都在这儿举行各种讲座。
船头7层的小会议室,隔着玻璃能观看前方的景色。一些小型讲座就在这里举行。
二层餐厅,我们一日三餐的地方
我们每天早餐自助,中、晚餐都是提供这样的样品供游客选择。
这位耐心细致的服务生分管两桌十几位客人的饮食,两天之后他就记住了每位客人的饮食习惯。
4层的咖啡厅,每天有下午茶点供应,但酒是要付费的
两人标准间
前甲板,是游客观景的最佳位置之一
后甲板,室外聚会的场地,也是最佳的观景位置之一。
这些皮艇是我们海上巡游的坐骑。
游轮顶部,由于天气太冷,躺椅都收起来了。
南极旅游很多人不敢去是因为惧怕晕船。因为对人类最大的考验就是要穿过被称为魔鬼海峡—德雷克海峽。德雷克海峽是世界上最宽的海峡,其宽度达970公里,最窄处也有890公里。同时,德雷克海峡又是世界上最深的海峡,其最大深度为5248米 。德雷克海峡以其狂涛巨浪闻名于世———由于太平洋、大西洋在这里交汇,加之处于南半球高纬度,因此,风暴成为德雷克海峡的主宰。海峡内似乎聚集了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所有飓风狂浪,一年365天,风力都在八级以上。即便是万吨巨轮,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也被震颤得像一片树叶。这片终年狂风怒号的海峡,历史上曾让无数船只在此倾覆海底。于是,德雷克海峡被人称之为“杀人的西风带”、“暴风走廊”、“魔鬼海峡”,是一条名副其实的“死亡走廊”。
游轮驶离乌斯怀亚数小时后,就进入海峡,行驶二天才能穿过海峡进入南极半岛。为了预防晕船,游客们都到医务室领取了据说很有效的治晕船的药。晚餐后都老老实实地吃药,卧床,迎接风暴的考验。我相信自己的平衡能力,领了药但没吃。由于我们一行中出现单数,我主动提出可住3人舱并自告奋勇地选择了上铺。我们的运气还不错,没有遇到大的风暴,即使这样也有几位驴友卧床不起,不吃不喝,晕船反应很大。而我的感觉只是有一些眩晕,躺在床上还能平稳入睡。一日三餐一顿也没少。但以防万一,我还是没敢在船舱里随意走动。
从南极半岛返回时,我们遇到了中级风暴。飓风掀起的巨浪令船体上下颠簸,左右摇摆。最厉害的颠簸发生在午餐时,餐桌上的餐具全部滑落的地上,正在用餐的几位游客瞬间翻倒在地。只可惜摄像机和照相机不在身边,没能捕捉到那一瞬间。
有了上一次的经验,午餐后我拿起器材独自跑到后甲板去拍摄。为了防止跌倒我抱着柱子执着地拍着。心里还不断的期盼着浪再大点、再大点。但等了半天再也没等来午餐时那样的大浪。(DV中的画面比照片更刺激些)
这是船公司安装的自动照相机拍下我拍摄巨浪时的背影
我的室友已经二天卧床不起,多次呕吐,不能进食了。好可怜呀!
由于船公司的英明决定,我们加快速度提前冲过魔鬼海峡,才躲过了后面更大的风浪。
极昼和极夜(又称永昼、永夜)是地球两极地区特有的现象,是指一天24小时之内全都是白天(极昼)或黑夜(极夜)。北极圈是北半球内仅有的可能发生极昼极夜的地方。每年的公历3月23日,也就是春分的时候,太阳直射赤道。从这一天开始,南极圈内开始出现极夜。一开始只有南极点,然后逐渐扩大到整个南极圈范围。6月22日,夏至日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纬23°26′),这时南半球极夜范围达到最大,为南极圈以南的全部地方。之后,极夜范围慢慢缩小,到了9月23日秋分的时候,恢复到只有南极点有极夜。这一天过后南极的极昼开始,最初也是在南极点,然后延伸到整个南极圈的范围。12月22日冬至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整个南极圈以南的区域都是极昼。接着极昼范围逐渐回缩,到了第二年的3月23日,即春分时极昼结束,而极夜重新开始。
南极圈内的地方,越靠近南极点,出现极昼极夜的时间就越长。南极点附近的地方一年有近一半的时间是极昼,另一半是极夜。南极圈内靠近边缘的地方则只有几天的极昼极夜。
南极圈内的地方太阳永远无法直射,太阳高度也不高,在冬至日的时候达到最大高度。纬度为的地方,太阳高度角最大为113°26′,小于46°52′。
(以上摘自维基百科。)
去南极旅游的游轮根据时间的长短和目的地的远近分为南极半岛、南极圈和南极点。 南极是指南纬60度以南的地区,它是南大洋及其岛屿和南极大陆的总称,总面积约6500万平方千米.而南纬66度33分的纬线称为南极圈,在南极圈内才会有极昼和极夜现象,同时它也是划分温带与寒带的界限.
大多数中国组织的旅行团终点站仅到达南极半岛,时间约11天左右。而我们参加的以欧美游客为主的行程,目的地是进入南极圈,时间是15天。最远的行程是到南极点(能够看到最大的企鹅—帝企鹅),据说要坐一段小飞机,在极点住一宿帐篷。时间是20天以上。由于我们的旅游时间是一月份,没有赶上南极圈内的极昼天气。但白天长达20小时左右,每天晚上11点多太阳才落,早上3-4点钟又是日出了。
游轮的航行路线和停靠位置都是根据当地天气变化情况随时调整的。由于进入南极半岛时风浪比较小,船方决定直接先进南极圈然后往回一站、一站的游览。
2015年1月11日凌晨我们的海钻石号驶入了南极圈。全体游客和船方的员工聚集在后甲板上欢呼庆祝、拍照留念。这一天恰逢我60周岁的生日,船方的管理团队是一个非常专业和亲民的集体。早上打开舱门,一张有船长签名的生日贺卡插在门上。晚餐时餐厅经理端着生日蛋糕率众服务员唱着生日歌来到我们的桌前,在这个特殊的地点与100多人以这种特殊的方式度过这个特殊的生日,将令我永生难忘。
这是船方送给我的手画的生日贺卡
贺卡背面是他们写的文字,右下角的332是我住的舱号
南极被人们称为第七大陆,是地球上最后一个被发现、唯一没有人员定居的大陆。人类—无论是科考队员还是游客都是这里的客人,而真正的主人是那些憨态可掬的企鹅家族及其它动物。
全世界的企鹅共有17种,大多数都分布在南半球。主要生活在南极洲。企鹅能在-60℃的严寒中生活、繁殖。在陆地上,它活像身穿燕尾服的西方绅士,走起路来,一摇一摆,遇到危险,连跌带爬,狼狙不堪。可是在水里,企鹅那短小的翅膀成了一双强有力的“划桨”,游速可达每小时25-30千米。一天可游160千米。主要以磷虾、乌贼,小鱼为食。
每年11月左右南极企鹅会筑起一个个由石头组成圆形的巢,每次孵约两只蛋,而孵蛋的工序则会由雄性和雌性轮流进行,为期5至10天。它们亦会在冰山上进行繁殖,但毕竟它们是比较喜欢在没有冰的环境下繁殖。幼企鹅会在约35天后孵出,初生时,其背部和腹部分别有灰色和白色的绒毛。幼企鹅在巢中多逗20至30天之后就会离巢。在出生后50至60天后,它们会换毛,换为成体的毛之后就可以出海。我们选择1月去南极就因为这时大多数的小企鹅刚刚孵出,是最佳的游览时间。登岛观看企鹅和坐船巡游观看造型各异的美丽冰峰和其它动物是我们每天的游览项目。尽管我对南极企鹅数量很多有所耳闻,但真的登岛实地观看,还是被漫岛遍野,密密麻麻的企鹅大军给震撼了。
我们见到的企鹅有三种,黄嘴,脑袋的有一撮白毛的叫白眉企鹅,黑嘴,脖子上有一道黑毛的叫纹颊企鹅(又叫帽带且),与纹颊企鹅很相像但脖子下没有那道黑毛的叫阿德利企鹅。
白眉企鹅
阿德利企鹅
纹颊企鹅(帽带企鹅)
企鹅是群居动物,一般一个家族占据一个小岛,但也看到一个岛上有两种企鹅混居的。它们互为邻居,友好相处,但绝不通婚。
这几只白眉企鹅挨着这群纹颊企鹅生儿育女
白眉企鹅与纹颊企鹅各占一块领地
两种企鹅群可以和平共处,但同族的企鹅内部却经常发生纷争。为了加固自己的巢穴,企鹅爸爸常常去偷别家巢穴的石头。引起别家母企鹅的抗议。仰天长鸣是它们能用的唯一手段。从没看到它们使用武力解决。用嘴护住和驱赶偷石者,强行叼走也只能无奈的叫几声。我用摄像机拍摄了许多这样的场景,非常精彩和搞笑。
企鹅就是这样一点点叼石头筑巢的
各种企鹅孵化出的幼雏差异很大产卵和孵化期也有先后。白眉企鹅的幼雏与父母的相貌相近,只是本应是黑色部分的毛是灰色的,但纹颊企鹅和阿德利企鹅属于都属于阿德利企鹅属,他们的幼雏身上的皮毛是全灰色的绒毛。个头比白眉幼雏大很多(可能是孵化的早吧)。
企鹅一次下两个蛋,孵化两只幼雏。但如果食物不足妈妈会紧着一只喂。常见两只幼雏一大一小。
纹颊企鹅的幼雏皮毛是浅灰色
阿德利企鹅的幼雏皮毛颜色更深个头更大。
当我们一踏上岛屿就听到企鹅鸣叫声此起彼伏。各种企鹅的叫声很不一样,阿德利企鹅和纹颊企鹅的声音更高亢些。
客随主便,上岛后游客必须按照工作人员指定的路线行走。如与主人相遇要主动让路。企鹅已经对游客围观习以为常,大摇大摆的我行我素。
企鹅在陆地上行走缓慢,尤其在雪地里更是跌跌撞撞,但一到海里就身姿矫健了。一群群企鹅排着队在我们的小艇旁游过,不时地跃出水面引来我们一通狂拍。
海豹 是鳍足类中分布最广的一类动物,从南极到北极,从海水到淡水湖泊,都有海豹的足迹。南极海豹数量为最多,其次是北冰洋、北大西洋、北太平洋等地。
全球共有34种海豹,约3500万头,南极地区有6种,它们是象海豹、豹形海豹、威德尔海豹、食蟹海豹、罗斯海豹、南极海狗,总共约3200万头,占全球海豹总量的90%。在这6种南极海豹中,有2种在陆地上繁衍后代,2种在冰上,另外2种在冰缘线附近。锯齿海豹、豹型海豹、威德尔海豹和罗斯海豹是南极地区特有的。南极地区的海豹主要分布于南极大陆沿岸、浮冰区和某些岛屿周围海域,它们全都是南极海豹保护公约适用的保护对象。
豹形海豹食物种类多样,幼年或较小个体的海豹会捕食磷虾、乌贼及鱼类,较大的成年个体则捕食企鹅甚至是其它较小种类的海豹。当猎杀企鹅时,豹形海豹爬到离海较远,企鹅认为安全的陆地上,豹形海豹会咬住企鹅的脚,剧烈甩动及撕咬,直至猎物死亡。
但不是所有海豹都吃企鹅,其它种类的海豹是以捕食磷虾、乌贼及鱼类为生的。
威德尔海豹由一位英国的南极的航海探险家詹姆士·威德尔(James Weddell)所命名。这种海豹主要分布于南极周围、南极洲沿岸附近海域,据估计目前大约有80万头。体长约3米,雌性体形大于雄性,以鱼类、头足类等海洋中的生物为食。威德尔海豹体长3米左右,体重300多公斤,雌性略大于雄性。它背部呈黑色,其他部分呈浅灰色,体侧有白色斑点,其数量约75万只。它在冰上繁殖,每胎产一仔,乳汁脂肪含量高,幼仔显得格外肥胖可爱。威德尔海豹出没于海冰区,并能在海冰下度过漫长黑暗的寒冬。它靠锋利的牙齿,啃冰钻洞,伸出头来,进行呼吸,或钻出冰洞,独自栖息,少见成群现象。雌性多栖于冰面,雄性多在水中,二者在水中交配。
这是我们看到的第一只海豹——威德尔海豹,游客乘小艇围绕着冰块不停的拍摄。
卧在冰面上的应该是雌性的
海豹身上的伤痕是被座头鲸伤害的
海豹总是慵懒的趴在冰上,偶尔抬起头张望一下,难得能看到它扭动一下沉重的身躯。
海豹一般都是独处一处,但偶尔也看到两只在一起。是夫妻吗?
这只萌萌的海豹应该是豹形海豹吧,它嘴下面和冰上的一滩血迹可能是刚吃了一只企鹅吧。
海豹与企鹅和平相处
七只海豹合卧一处是很少见的
每只海豹身上都是伤痕累累的
终于向我们展示它的牙齿了,但还不能确认它是哪种海豹。
这些扎堆的海豹一动不动,听导游说其中一只是象海拔,我无法分辨。
终于看到海豹游泳了,快快拍下来。
海豹朝着我们的小艇游过来
栖息于南大洋的鲸分为两大类:须鲸类和齿鲸类, 鲸在南大洋中的分布比较广泛,几乎南极辐合带以南都有它们的踪迹。他们的分布与磷虾群的分布有密切关系,蓝鲸主要分布在浮冰带,生活在最南部的是座头鲸和黑板鲸,缟臂鲸可以在南极洲海域越冬,露脊鲸主要分布在亚南极地区;齿鲸类分布在南极辐带,随季节变化而迁徙.迁徒生活是鲸的共同习性,是鲸的一种本能,也是生存所迫,比如须鲸在其他海域进食很少,主要在南极海域进食,所以它必须返回南极海域。南大洋的鲸多数是从亚热带和温带迁徙来的,在每年的11月左右到达南极海域,在那里逗留100来天,于翌年二三月踏上回程。须鲸在南极海域逗留的时间最长,通常为120天以上。有的缟臂鲸可在南极海域越冬,并在亚南极区繁殖。其他多数鲸种在南极地区或在迁徙的途中寻偶、交配,在温带和亚热带繁殖后代。在南极海域很难看到正在哺乳的仔鲸。(摘自百度)
我们到达南极洲时正是鲸鱼迁徙而来的季节,观看鲸鱼是游客们乐此不疲的活动。每当游轮的广播室里播出遇到鲸鱼的消息时,大家蜂拥到前后甲板上,观看、拍摄。蓝鲸是鲸鱼中体型最大的,7-8只蓝鲸围着我们的游轮遨游,不断的喷出水柱并伴随着汽笛般的声音。
两只蓝鲸喷出的水柱
拍鲸鱼的脊背容易
拍鲸鱼尾巴很难。更何况我是用小微单拍摄的。
这是坐小艇巡游时近距离拍到的鲸鱼尾巴。我们追着拍摄很久它才甩一次尾巴。
鲸鱼不时的浮出水面换气
鲸鱼的脊背
近距离观赏鲸鱼
还是驴友的大炮拍的清晰——鲸鱼的脑袋
武器的差别就是这么大,但我的优势是拍视频,这是他们不能匹敌的。
在海钻石号上的主要游览内容一个是登岛与企鹅亲密接触,另一项就是乘皮艇在海上巡游。十个游客乘一条小艇,驾驭小艇的都是游轮公司的精英。他们来自世界各地,许多都是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
每次的活动分两批,一部分登岛另一部分巡游
我们15人分乘两船,互相拍照
别有洞天
长城烽火台
酷似蘑菇造型吧
被我们称为国家大剧院
在布满浮冰的海面上行船很考验驾驶技术呀,尖锐的冰碴很容易扎破皮艇。
巡游的大军
驾驶技术最佳的俄国小伙子弗拉基米尔也是一个超级发烧友
举止优雅知识渊博的澳大利亚美女安娜,已经7年往来于南、北极。
60岁的鲸鱼专家克瑞斯曾到过中国,他能根据声音判断鲸鱼游走的方位。
玩划艇是要另付费的,即使价格不菲,我还是没排上队。到南极后我庆幸了,每天自己划船去寻找鲸鱼还真不如坐登陆艇巡游。玩不好还真有翻船入海的。
有人问我15天的游轮生活是否会感觉枯燥烦闷呀。没有,船公司每天的安排非常丰富多彩。除了每天下午由各学科专家举行科普讲座外,还组织了许多刺激、温馨的游客互动活动。
南极跳是考验人们胆量和意志的项目,我原本跃跃欲试想加入,但被同行驴友劝阻了。“毕竟是寒冷的天气,冰凉的海水,别因为这一冲动落下身体的疾病”。听人劝,只好作罢。但没料到,参加的人那么踊跃,白发苍苍的老妇人,头发稀疏的老先生,他们都那么勇敢。唉!真有点后悔了。还好,我们同行的15人中有3人参与了,其中就有年龄最大曾做过心脏支架的二鸣大哥。
勇敢的 白发老妇人
小鸣大哥的标准姿势
忙碌的工作人员
帽子秀烧烤晚餐是另一个欢乐的聚会。游客们展示自己的创作才能,秀出各式各样的帽子参加评比,最后由一位日本游客的企鹅帽拔得头筹。
每当游轮周围出现美景时就会用广播招呼游客到甲板上观看,一天早餐前广播突然告知游轮要穿过一个峡谷,大家蜂拥到前甲板上。
每天的日落时间是晚上11点多,但只有驶出南极圈才能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