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0
- 收藏10
- 评论2
- 赞24
+1
出发日期/2022/03/18
天数/1天
人均费用/50元
人物/独自一人
玩法/第一次 深度游 摄影 春节
三叶虫
三叶虫是距今5.6亿年前的寒武纪就出现的最有代表性的远古动物,是节肢动物的一种,全身明显分为头、胸、尾三部分,背甲坚硬,背甲为两条背沟纵向分为大致相等的三片——一个轴叶和两个肋叶,因此名为三叶虫。三叶虫在5亿~4.3亿年前发展到高峰,至2.4亿年前的二叠纪完全灭绝,前后在地球上生存了3.2亿多年,可见这是一类生命力极强的生物。在漫长的时间长河中,它们演化出繁多的种类,有的长达70厘米,有的只有2毫米。三叶虫与珊瑚、海百合、腕足动物、头足动物等动物共生。大多适应于浅海底栖爬行或以半游泳生活,还有一些在远洋中游泳或远洋中漂浮生活。它们以原生动物、海绵动物、腔肠动物、腕足动物的动物尸体或以海藻等细小生物为食。中国三叶虫化石是早古生代的重要化石之一,是划分和对比寒武纪地层的重要依据。
三叶虫(复原图)
延长抚仙湖虫
抚仙湖虫是澄江生物群中常见的一种原始节肢动物,它们具有叶足状原始步行器,不擅长行走,可在近海底处滑游。其体长10cm以上,头部具一对带柄的眼睛,躯干分为胸、腹、尾扇和一个尾刺,胸部有16-17节,背甲具很宽的肋叶,腹部具14个背甲和腹甲。
延长抚仙湖虫(复原图)
中华微网虫
中华微网虫是一种叶足动物,有很多软软的腿,在海底缓慢行走,像是一种会行走的蠕虫。中华微网虫长可达8厘米,虫两侧有9对矿化骨板,骨板表面具网状结构,可能有视觉的作用,骨板下有10对不分节的腿,腿尖端有2个爪。它的消化道贯穿身体,它的头和尾通常难以区分。通常认为,这一类多腿缓步的生物是向有关节步行器演化的过渡阶段。
中华微网虫(复原图)
刺钳里拉虫
刺钳里拉虫因其外形与古希腊的里拉琴相似而命名,是奇虾的新物种,是属节肢动物门。奇虾是寒武纪生命大爆发时期最引人瞩目的动物,体长可达2米。因头部最前端有一对强壮的大爪肢,奇虾被认为是寒武纪海洋中食物链的顶级捕食者。
莱德利虫
莱德利虫是属于莱德利虫目的古无脊椎动物。简称“莱氏虫”。三叶虫纲中出现较早的一类,生存时间是寒武纪早至中期。以最早研究此种化石的英国古生物学家莱得利基而得名。头鞍窄而长,几乎伸至外边缘,三对头鞍沟,颈环宽大。具颊刺。眼叶新月形,末端与头鞍相接。
中华索克虫
索克虫科种类繁多,是寒武纪芙蓉世江山期末最庞大的一类三叶虫。头鞍较狭,头鞍前叶较长,凸度较低,前边缘与背沟交界处缺失一排较大的疣点,前边缘较宽,倾斜度较小。
王冠虫
王冠虫是古无脊椎动物,三叶虫纲的一属。王冠虫的生存时代属中志留纪。头部边缘有一列突起的小瘤,状似王冠,因此而得名。尾部中轴分节较两旁肋叶分节数目多,完整虫长3-6cm。中国王冠虫化石是早古生代的重要化石之一,是划分和对比寒武纪地层的重要依据。
云南头虫
云南头虫 生活于早寒武世,虫体较小,背甲长卵形,前端宽圆,后端狭窄。头甲半圆形,头盖方形,头鞍向前收缩,固定颊宽,活动颊小而窄,无颊刺。胸区由14个背甲所组成节。每一轴节上具一小刺瘤。尾区小,由两个背甲并合而成。
云南头虫(复原图)
菊石
软体动物门头足纲的一个亚纲。菊石不是现生动物而是已绝灭的海生无脊椎动物,在泥盆纪至白垩纪存在。它最早出现在古生代泥盆纪初期(距今约4亿年),中生代繁盛(距今约2.25亿年),广泛分布在世界各地的三叠纪海洋中,白垩纪末期(距今约6500万年)绝迹。头足类动物,运动的器官在头部。体外有一个硬壳,与鹦鹉螺的形状相似。菊石类壳体的大小差别很大,一般的壳只有几厘米或者几十厘米,最小的仅有一厘米;最大的比农村的大磨盘还要大,可达到2米。壳的形状多种多样,有三角形、锥形和旋转形。
菊石
菊石
菊石
菊石(复原图)
三燕丽蟾
三燕丽蟾生存于早白垩世的辽宁西部,与狼鳍鱼、孔子鸟、中华龙鸟等热河生物群的成员共生。这表明早在恐龙时代无尾两栖类就已在我国演化,从而将我国蛙类发展史大大地提前了。三燕丽蟾不仅是亚洲首次发现的无尾两栖类中最原始的盘舌蟾类化石,更是世界上发现的第2种具完整骨架的中生代盘舌蟾类。三燕丽蟾的骨骼形态,已经与现生无尾两栖类十分相近,其体长94mm。三燕丽蟾和20世纪50年代发现于西班牙的原始盘舌蟾类化石比,三燕丽蟾与其基本处于同一时代,但很多特征更为原始,对探讨无尾两栖类的分类及进化具有重要价值。
三燕丽蟾 (复原图)
满洲鳄
满洲鳄是已灭绝爬行动物的一属,属于离龙目,生存于白垩纪早期的中国东北地区。
满洲鳄(复原图)
满洲龟
大约生活在1亿5000万年-1亿4500万年的晚侏罗纪-早白垩纪时期。是曲颈龟亚目,中国龟科的成员。它有背甲8块椎板,2块上臀板,8对肋板,11对缘板。甲壳比较低平,腹甲十字形。满洲龟被归入隐颈龟亚目的中国龟科,与龙龟的亲缘关系最相近。在满洲龟生活的时代,辽宁西部一带温暖潮湿,具有大面积的湖泊水域,满洲龟就栖息在湖区,其生活习性可能与现代的水龟比较接近。
鳞齿鱼
鳞齿鱼生活于三叠纪—白垩纪期间,距今1.99亿至7000万年前。鱼似乎是一种名为重爪龙的恐龙的主要食物,因为科学家们曾在这种恐龙的胃部发现过鳞齿鱼的鳞片与骨骼。鳞齿鱼的个头可不小,身长可达2米。它们的化石分布广泛,在世界各地都曾发现过。
原白鲟
原白鲟,属于动物界鲟目白鲟科,主要分布于我国辽宁热河群。它有一长的吻突,口大,背鳍在腹鳍之后,尾鳍正型,尾鳍上有棱状鳞。吻部向前逐渐变窄,前端呈铲状。原白鲟体长约35厘米。
狼鳍鱼
狼鳍鱼是原始的真骨鱼类,种类很多,为中生代后期、东亚地区的特有鱼类。据相关资料介绍现已绝灭。狼鳍鱼主要分布于我国北部。是我国辽西,北票市数量最多,是我国分布最广的鱼类之一,狼鳍鱼一般保存完好,属静水环境下的原地埋藏。从化石埋藏的密集情况看,该鱼似有群游的习性。是我国辽西,北票市数量最多,是我国分布最广的鱼类之一,狼鳍鱼一般保存完好。狼鳍鱼还是我国发现的最早的真骨鱼类。狼鳍鱼体长一般在10厘米左右,身体呈纺锤形或长纺锤形。
狼鳍鱼(复原图)
千鱼墙
里面有狼鳍鱼、鱼虾和部分淡水植物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