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0
- 收藏0
- 评论0
- 赞2
+1
出发日期/2022/10/01
天数/5天
人均费用/1000元
人物/家庭
这里很远,在大山的深处;
虽然有路,只有上山路和下山路;
这里很静,能听见风声、水声、牛羊声;
民风淳朴,他们不设城府、一见如故。
木里,一个能够到达、却很难到达的远方。
身处川西南大凉山的深处,是要穿越崇山峻岭才能抵达的隐秘之地,无数个180度大拐弯,盘山而上再曲折向下,对驾驶和乘坐都是不小的考验,山中常有落石、塌方,半年的防火季、四个月的雨季,留给到访者们的窗口期并不多。
进入木里,就像进入了另一个世界。
这里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隐居”这个词,它自带一种让我们瞬间静下来的魔力,心甘情愿地在这里“浪费时间”、“虚度光阴”,不会在意是不是在对的季节到达了对的地方,也不会在意云遮住了山峰、雨淋湿了路,梦中的乐园大概就是如此吧。
我们总是习惯在出发前尽可能多的搜集目的地的信息,然后严谨地计划每一天的行程,但网上关于这里的内容少之又少,最关心的路况信息甚至还停留在半年前。
最终,总共5天的行程,有3天用都用在了抵达和离开,剩下的2天也一直在路上,路途中的每一刻都是治愈的过程,这就是木里的魅力。
「高山、深谷、草原、密林,
这里被人们用藏语赞誉为“香巴拉”,
意为极乐世界、人间仙境,是佛教所说的神话世界。
许多古老的民族在这里落地生根,
原始的自然景观、古老的家园文化得以保存至今,
在这里扎根、在这里收获,
人的行走和心灵的交融,
使得家园在这里具有了一种更加广阔包容的气质。
走出去,更清楚的回望自己;
走进来,这里就是梦中的乐园。」
这是纪录片《香巴拉深处》第一集最开始的文字,描述的是整个四川藏区,在我看来仅仅用来描绘木里也很合适。
全国仅有的两个藏族自治县之一的木里,是一个以藏族为主、包括彝、汉、苗、纳西等21个民族的自治县,北与理塘、雅江接壤,南与盐源相连,东北与康定、九龙隔江相望,西与亚丁相依,西南与云南中甸(现在的香格里拉市)、丽江、宁蒗相邻,占据这一大堆网红旅游地相交的中心地带。
早在1925年,木里就和探险家洛克上过《国家地理》杂志。没错,就是那个洛克。
传说木里才是香格里拉的中心,洛克曾经三次到访木里的木里大寺,也惊叹的称这里为“佛教王国的圣洁之地”、“上帝浏览过的花园”。曾经掀起全球香格里拉热潮的《消失的地平线》一书,也有传说是以木里为蓝本创作的。从木里到亚丁的一条徒步穿越线,也被命名为“洛克线”。
“香格里拉”究竟在哪儿,早已无从考证,更愿意将它用作形容词,用来描述如极乐世界、人间仙境一般的美。
木里,也是“香格里拉”。
木里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横断山脉终端。是云贵高原与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河流深切,岭谷相对高差很大,木里县北部高差在2000米以下,中部和南部多在2000米以上,山势巍峨显得不可逾越,县内的公路基本上都在陡坡、崖壁上开凿,头上是悬崖,脚下是深渊,周围还有一望无际的原始森林。
如今的公路条件已经好了许多,但依然需要时刻注意落石和塌方路段。
跟周边的县市比起来,木里依然闭塞,路上都看不到几个人、几辆车,无时不刻都与无人的森林和牧场作伴。
偶尔会遇到木里县内的小巴,车内坐人,车顶放行李,是山中居民常用的交通工具。
这里的山羊们喜欢趴在马路上晒太阳,队伍大点的,轻松占满一条道,因为车实在是少,所以也不会因为它们的任性而水泄不通。
从西昌一路自驾至木里县城,一路都在大山里穿行,到了木里境内,山路才稍微直了一些。沿途有不少旅游设施,如休息区、观景台、旅游公厕,很新,感觉都是这两年刚建好的,仍有一些还在建设中,旅游配套设施还是很不错的。
快到木里县城的时候,河对面的山坡上出现了佛教彩绘,远处有毛主席的巨幅画像,那里就是县政府驻地-乔瓦镇的入口了。
县城依山势而建,整座城就在山坡上,从远处看,藏式建筑的红顶白墙尤为醒目,国道227(张孟线)从县城的底部绕行而过,另一边就是木里河,也叫理塘河。
城内很热闹,各色店铺应有尽有,道路狭窄,几乎都是双向单车道,穿行的摩托车、路边摊、行人让这里显得有一些混乱。
吃早餐的时候,觉得他们这儿的花椒特别香,我爸又是个吃花椒的专业户,于是找了一家卖土货的店采购一番,还要了联系方式,准备长期光顾。
告别了木里县城,我们继续朝着大山深处去了。
深入木里,一条绿色的大河一直伴随我们左右,这条河叫“理塘河”。
理塘河是长江上游金沙江支流雅砻江的支流。源于巴塘县北夏塞雪峰南坡,向东入理塘县,理塘县城以上称无量河,在理塘县内称勒曲,过县城称日伊曲,再下称理塘河。
去年在毛垭大草原见过它一次,还是涓涓细流,这次再相见已成一条大河。
从木里县城到木里大寺的途中建有观景台,可以从高处俯瞰理塘河的美。
河岸边是山坡,山坡上零星的建了一些民居,一座藏式红黄相间的高楼在一整片绿色中尤为醒目。
沿途都是山间田园的景象,仿佛世外桃源。
过了这座挂满经幡的桥,沿着盘山公路向上,不久就要抵达木里大寺了。
还未上山,在山脚下就能看见这座宏伟的大寺。
通往大寺的路,狭窄曲折,不少路段布满炮弹坑,还有的路段每天不定时管制修路,一堵就是几小时。喇嘛们都骑摩托车上下山,途中遇到一个胖喇嘛载着一个瘦喇嘛,上坡加拐弯冲太快差点跟我们车来了一个亲密接触,我们停下来,隔着玻璃对他们笑了笑,打了个招呼,他们也笑着回应,是那种憨厚又腼腆的笑容。
一路颠簸,终于抵达了木里大寺。
木里大寺,藏语称木里噶丹雪珠曲勒朗巴吉瓦林,海拔2637米,建于1656年(清顺治13年),由喇嘛桑登绒布仿拉萨哲蚌寺的格局主持开山初建。
寺庙经历过被毁,然后原址重建,再扩建,如今寺庙的主体建筑是2020年才刚建好的,较为古老的建筑,位于刚进门的地方,已经保护起来不让进了,不知道经过修缮会不会重新开放。
木里大寺的建筑主要是以土木为主,大殿内外的雕花彩绘大木柱子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尽显工匠艺术之美,它们的存在也给整个寺庙增添了神圣不可侵犯的感觉。
门口的喇嘛示意我们可以进殿参观,还提醒我们内部有两层可以上楼,大殿内部更为华丽,墙上的彩绘、摆满四周的法器、装饰物,中间立有多根雕花柱子,眼花缭乱、光彩夺目,僧人们的大氅和帽子叠好了整整齐齐的放在了大殿中央的榻上,显得十分庄重。
大殿外两侧各立有一块汉白玉石碑,是今年五月刚落成的,上面记载了寺庙的建造历史,还记录了一个我们熟悉的人——洛克。
「美籍奥地利探险家约瑟夫·爱夫·洛克先后于1924年、1928年、1929年三次探访木里大寺,并在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上发表了多篇关于木里的游记,英国著名作家詹姆斯·希尔顿以洛克游记为背景,写成了乌托邦小说《消失的地平线》,文中首次出现了“香格里拉”这一名词,由此,专家们认为香格里拉之源就在木里大寺。」
洛克在他的游记中写道,“梦中我又回到了那片被高山环抱的童话之地——木里。它是如此的美丽与安详。我还梦见中世纪的黄金与富庶,梦见涂着黄油的羊肉和松枝火把,一切都是那样安逸、舒适与美好……”
寺庙正在重新修缮,主殿的这一部分还比较完整,楼梯以下的基本都在修建中,全是工程车和渣土。我们离开那天在路上遇到了一个警察,当他得知我们从木里大寺返回,便遗憾地说,你们该过两年再来啊,那时候就很漂亮啦!
一栋正在修缮中的特别的建筑,房子形状的盖子盖在一堆土墙遗址上,问了喇嘛,是强巴佛的遗址。
掐指一算,木里大寺应该会跟木里-亚丁那条公路差不多时间完工,到时候再过来玩吧。
“玛娜茶金”是一个观景台的名字,在这里可以完全无遮挡的观赏亚丁三神山:央迈勇、夏诺多吉、仙乃日,也是洛克当年探险考察核心区域,这里的海报有4300米,是三神山日出日照金山和云海的绝佳观赏地。
茶金在当地呷咪藏语中意思是:广阔的草场,玛娜的意思是:母山,连在一起就是:母山旁边的广阔草场。三神山里夏诺多吉离玛娜茶金最近,显得最高(实际测量是仙乃日最高),被当地人奉为“母山”。
通往玛娜茶金的路挺好,这条路经过陇撒牧场,而后有个岔路口,立有写着“玛娜茶金”四个大字的大门,再往后十公里左右,就到观景台了。
之前刷攻略看到这个标志性的观景台被拆了准备重建,这次上去发现已经快速的建好了,玛娜茶金的独特风景少不了这个高颜值的观景台。
我们第一次上去只为熟悉路,为第二天早上看日出做准备,刚到的时候是傍晚,太阳在山的那一面,逆光加上丁达尔效应让整个观景台笼罩在一种神秘的氛围中,其实仔细看,三神山几乎都在外面,只有山顶有一点点被云层挡住了。
丁达尔效应可太美了,像极了从神山上方射出的万丈圣光,神圣不可侵犯。
太阳就快要落山,天黑就在转瞬之间,想着下山还需要一个半小时,我们便匆匆离开了。
因为距离遥远,所以很多看三神山日出的驴友是直接在山上露营或者住在附近牧民的简易居所里,海拔高,条件非常有限,秋季的夜晚已经很冷了,我们还是选择去山下的915林场过夜。
915林场有少量的餐厅和农家乐,是泸亚线驴友的常会选择的落脚点,我们住在一家叫做“川香酒楼”的店里,早在查询泸亚线资料的时候就加了店主的联系方式,店主很热情,烧的一手好菜,自来熟,跟我们聊了很多当地的故事。
第二天凌晨4点起床,4点半出发,6点多我们再一次抵达了玛娜茶金。
那天早上天气并不好,山下从晚上开始就在下雨,上山的途中也不间断的有雨或者雾,这种天气上4300能看见云海,但雪山就很难了。
天刚亮的时候,外面的风景是这样的:
随着天越来越亮,日照金山的希望破灭了,紧接着就等等看有没有看雪山的希望。云雾倒是移动的很快,但起云和起雾的速度更快,远处的雪山始终被遮得严严实实。
无人机升上高空,越过雾,看见通往玛娜茶金的路在山间穿行,远处的山顶被一点点穿透云雾的朝阳照亮了。
那天早上我们在玛娜茶金待了3个小时,云雾从厚到薄再到厚,中间雪山脚露出来了一小会儿,也算是看见雪山了。
第一次在高海拔的山里看云海,也值得留念,此时此刻的山下定是阴云密布,何不穿越至云层之上,来看看“天上”的世界呢。
早上的观景台很热闹,集结了年轻人、摄影爱好者、热爱户外的老年团,还有老年团里的一只狗,这只狗丝毫不畏惧高海拔,一直在公路和观景台之间走来走去,后来听说它的主人就是热爱户外的,常年带着它在高原徒步,也是一只见过大世面的狗狗了。
玛娜茶金的所在地,就是木里的陇撒牧场,去玛娜茶金走了两个来回,也欣赏了上午和傍晚光线下的陇撒牧场,我最喜欢的还是夕阳版本的。
听说这里最美的时候是是每年5月底到6月,漫山遍野的杜鹃花开放,雪山花海互映生辉。金秋十月,虽然早已没有了杜鹃花的痕迹,但此时的草场介于绿色与变黄之间,这种仿佛抹茶的颜色,同样让我兴奋。
高山上的牧场,地势并不平坦,沿山势铺展开的一整片绿色,零星的点缀着小屋、牦牛、马群,没有其他的声音,静谧非常。
一路上几乎遇不到同行的人。这片秘境,定会再来,毕竟还没在这儿见着完整的三雪山呢!
随着“香格里拉”一词的出现,全世界都在猜测这个“仙境”究竟在哪儿,所有出现在洛克日记里的地方都想与之产生一些联系,云南中甸变成了“香格里拉市”,稻城日瓦乡成为了“香格里拉镇”,位于木里的寸冬海子(又叫“长海子”)为了旅游开发也更名为了“香格里拉湖”。
我们到的那天云太多了,光线不太好,整个湖面看着灰扑扑的,周边多矮山,整个地形就像是丘陵中的一片湿地,其实看不出多美,听说最佳游览时间依然是杜鹃花开的季节,湖边的草地上、山坡上开满了杜鹃花,特别美。
空中的视角,更为惊艳。
我正站在路牙子边放无人机,早就下到湖边的我妈突然爆发一声惊呼:“你们快看!这是啥!” 平时在高原湖泊旁边看到的都是牛羊马,这次居然遇到了一头散步的猪,这个画面有一种反差的滑稽感。
湖边围有栅栏,有部分地方留了口子,人可以走下去。这边正在进行旅游开发,在建的旅游酒店已经可以看出雏形,全是湖景的房间。近一两年,会慢慢热闹起来了。
一开始翻看木里照片的时候,有两个地方最吸引我,一个是玛娜茶金,第二个就是康坞牧场,给我的感觉都特别的“世外”。
康坞牧场位于康坞大寺与香格里拉湖之间,面积很大,是众山之中的一片平坦的草场。从香格里拉湖的路口驱车继续向山的深处行进,路过了以下的经幡和白塔,一片绿色的草场就在眼前了。
站在康坞牧场上可以看见山坡上的康坞大寺,大寺的建筑就是一整片绿色中的点睛之笔,和谐美好。
牧场有牛群和马群,旁边有一些民居,还有藏式民宿,有时间的话可以在这里住上一两天,体验藏族人民的生活,品一品藏家美食。
我妈拍照的表情总是很享受,她本是一个出发前喜欢打退堂鼓的人,但只要迈出了门就放飞自己了。
康坞大寺是木里的第二大寺院,就在康坞牧场旁边的山坡上。
进入康坞大寺的路特别有仪式感,左边是经幡,右边是白塔,一直延伸至寺院入口处,车可以一直开上寺庙正面的空地停放(康坞大寺是面山建造的)。
康坞大寺修建于1604年, 比木里大寺还早几十年,最鼎盛时期僧人高达500多人,如今留下的仅有当初的一个遗址(遗址如今就屹立在新修寺庙旁的山头上)。如今的大寺是2005年开始重建,于2008年修建完成开光。
比起木里大寺,康坞大寺显得更为冷清,那天我们只遇到了一人,据说目前也只有30多个僧人。
康坞大寺有个传说:曾经有一支马帮过路,遇上大雪,差点被活埋,突然康坞大寺的钟声响起,给了马帮巨大的能量和希望,深埋在大雪里的马匹艰难地站起来继续前行。这个故事让康坞大寺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更加神圣。
康坞大寺很有“灵性”,虽然僧众不多,但是动物很多。刚进门就看见路边的一只孔雀,长得好好看。
跟着孔雀的脚步往里走了走,兔子又出现了。
紧接着,一只跛脚的猫也出现了,这只猫似乎跟我们有缘,我们在寺院逛的过程中,它一直跟着我们,但我们没有带吃的,只能逗它玩玩了。
大门口还有一群珍珠鸡,一直对着我们尖叫。
康坞大寺是我们木里之行的最后一站,从这之后,我们便开始返程了。其实木里还有一个地方很值得一去:俄亚大村,是纳西族的古寨,有世界罕见的蜂窝状建筑群,全村200多户人家的房屋连为一体,也保留着纳西人的原始生活方式,无奈太远了,往返需要两日,于是放弃了。
还记得2019年3月底的那场惨烈的木里山火吗,看见山里随处可见的森林防火标语,不难想起这件往事。
在木里大山中行驶,我们遇见了一处很显眼的停机坪,查了一下,是前年招标修建的,用途就是森林防火应急使用,同时也起到一个警醒的作用。
今年夏天,罕见高温也让重庆的大山连遭了多次山火,我才更加切身的体会到森林大火带来的恐惧,山势复杂让灭火难上加难,森林防火人人有责!
自驾的途中,我们经过了盐源和木里交界处附近的一大片树林,在阳光下特别好看,很适合拍人像。
这次除了带着我平时常用的那台索尼a7m3,还带了富士x100v,最近对胶片有点上瘾,喜欢这种故事感的颜色,这次的照片有一半是富士拍的,为了统一照片色彩,索尼的照片我也调了差不多的颜色。
这趟天气不完美,总是暗沉沉的,原片拍出来我不太喜欢,倒是胶片质感加了点分。
糖心苹果是盐源本地特产,是因为天气冷了某些苹果中间形成了糖分堆积,呈现花瓣状的“糖心”,这种苹果果味很浓也很甜,不是每个苹果都有,但大多都有,路过可以捎带一点。
回程的路,我们特意选择了稍微绕点道去乐山,原因当然是——美食,毕竟是占据四川美食半壁江山的美食之都啊!
我们是傍晚到的乐山,第二天午饭后离开的,这一段时间里,除了睡觉就是在吃了,不算甜点小吃,共吃了六顿。
首选的,也是我最喜欢的当属「跷脚牛肉」,跷脚牛肉一定要选这种有一口大锅,大锅里面有筲箕分格的,这才是最靠近传统做法的,想吃啥点了就从锅里捞出来,用小碗盛,蘸秘制辣椒面食之,味道绝了!
强推的还有「脑花豆腐」,神奇的组合,脑花的劲道和豆腐的软嫩,很下饭。
「血旺」在当地的做法让我这种平时不咋吃血旺的也炫了半碗。
「红糖饼」,据说是翘脚牛肉的绝配。
乐山人好「炸串」,我还是从乐山产的帅哥王鹤棣那儿听来的,这次因为距离略远就没去他家店打卡了,就在我住的市中区嘉兴路美食街就有不少老字号,其实就是将串串油炸蘸辣椒面,比较简单的吃法,味道还行,但是也就是吃一两次即可,口味的层次还是不如烧烤哈哈哈。
早餐,吃了「臊子面」和「醪糟」,面是干拌的,味道不错!
还有「牛肉咔饼」,可以理解为另一种肉夹馍。
当地还很流行吃「豆腐脑」,已经做出很多花样。
「钵钵鸡」自不用多说。
想吃地道的跷脚牛肉,要到距离市区不远的苏稽古镇,但是不要在古镇街上吃,去旁边本地人居住的镇上吃,看见很多本地人吃的就对了。
开车去木里会比较辛苦,如果时间多一点可以慢慢走慢慢看。我们从重庆出发,五日的行程,还是比较走马观花,本来最开始的计划还想穿越到亚丁,从甘孜州返回,还好提前问了915林场的农家乐老板,告诉我们穿越线那条路还没修好常堵车,而且亚丁因为疫情防控可能不好进去,还好还好,不然就连走马观花都没了。
木里是一个很值得慢慢感受的地方,可以计划在两年后,等那边的基础设施、旅游设施更加完善之后再去,体验感会更好,之后可以去走走到亚丁的那条路,时间充裕的话还可以去一下纳西族的原始村落俄亚大村。现在木里正在走“旅游强县”的路,未来可期!
我们的行程如下↓
【提前一天晚上出发(适用于节假日)】:重庆 - 雅安荥经县 430km 4.5h
【第一天】:荥经 - 西昌(经过) - 盐源(经过) - 木里县 490km 8h
【第二天】:木里县 - 木里大寺 - 玛娜茶金 - 915林场 230km 6h
【第三天】:915林场 - 玛娜茶金看日出云海 - 915林场 - 香格里拉湖 - 康坞大寺 - 木里县(经过) - 盐源县 260km 7h
【第四天】:盐源县 - 乐山市 530km 8.5h
【第五天】:乐山 - 重庆 320km 3.5h
这里面有大量的回头路,等到亚丁那条路修通了,就可以走个环线,听起来就很不错,同时也希望疫情赶快过去吧~
1、疫情期间,请提前查询好并遵守当地的防疫政策,木里的消息比较少,但它属凉山州管辖,可以依照凉山州的来,参考凉山州或州府西昌的政策即可;
2、木里每年上半年会有森林防火期,禁止进山,出发前咨询当地旅游局是否可以正常进入、景区是否可以正常游览;
3、木里虽同属藏区,但海拔其实没有那么高,平均海拔也就3000左右,高反不易发,只有玛娜茶金4300需要注意一下,不剧烈运动都还好;
4、木里虽然较为闭塞,但是旅游设施已经很不错,沿途卫生间、休息区都有,卫生条件还行,县城内有优质且便宜的酒店,如全季酒店,在木里就很实惠,附近的几个酒店也都不错;
5、近期因为县内部分道路仍在施工,底盘低的车不方便去,最好还是SUV;
6、山区多落石路段,驾车请谨慎;
7、沿途加油站大大小小还是有一些,不用担心找不着油。
又是一次充满未知的说走就走,结局亦是圆满的,有一些遗憾但并没太大影响。
这三年,我们也已经习惯了说走就走,多了一些勇气和随缘的豁达,少了一些没必要的顾虑,从起初的心里没底渐渐过渡到了洒脱,相比曾经的还未出发就对目的地了如指掌的确信,如今的半了解半未知的状态更有吸引力。
下一站会去哪儿呢,我也不知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