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按 shift+enter 进入去哪网智能导盲语音引导模式
令人流连忘返的柳江古镇
头图加载中

攻略   >  洪雅旅游攻略   >  令人流连忘返的柳江古镇

令人流连忘返的柳江古镇
  • 巧爷-
  • 创建于2022/10/21|浏览4482

令人流连忘返的柳江古镇

  • 出发日期/2022/10/16

  • 天数/2

  • 人物/独自一人

  • 玩法/深度游 摄影 古镇 赏秋 

前言

摄影/旅拍

眉山市洪雅县柳江古镇,我来过多次,它距成都150公里,处于山水环抱交融、客流不多的绿色植被深处,给人以清静、安宁、闲适的感觉。古镇也称作"烟雨柳江",常常到晚上小雨淅沥,见旁边客栈灯火掩映下的牌坊,充满了诗情画意,特别适合拍照摄影。最近我游瓦屋山风景区时,特意从这里中转,又拍了一些照片,连同我三月份与好友一起来此游玩拍的照片,可以浏览一下古镇不同季节参天的珍稀古树,林区中湖泊、山溪、瀑布,还有那古屋、石径、铁索和石桥等,使人返朴归真,带来流连忘返的惬意。

随记图片

+1

踏进古镇

随记图片

+1

整理了一个游览图,我停好车后从图中右上角进来下到杨村河边,景点更多的集中在图左侧的河两岸。我选择的路线是经曾家园下到古码头,过心洲岛来到南岸,沿路左行到重力坝,上到酒楼上观景拍照,然后继续沿河岸经古榕树吊脚楼到河边牌坊,这里有个圆木桥,是拍照比较集中的地方。回到南岸,上到老街观赏,直走到千年石阶,再回到岸边过河到北岸绕回,经憨园、玉屏梯田,回到曾家园参观,结束古镇行。

随记图片

+1

柳江大桥下面先浏览一下景区另一侧的河景

随记图片

+1

这里一座Y字型的石墩桥跨越两岸

随记图片

+1

回到桥另一侧的主景区,先看到曾家园的一个围栏突出的叫做“美人靠”的地方。曾家是古镇曾、张、杨、何四大家族之一,它们对柳江,乃至洪雅县文化的传承有着十分紧密的关系,我们绕一圈返回这里时会进去参观一下。

随记图片

+1

随记图片

+1

曾家园大门正对着一个古码头,古码头使这里人才聚集,生意兴隆。先从古码头下到石墩桥上。

随记图片

+1

到达河中间的一个“心洲岛”,是河中一个狭长的小岛。

随记图片

+1

岛上有个造纸博物馆,历史上这里生产的土纸通过古码头远销洪雅、乐山等地区。

随记图片

+1

经过一座桥来到南岸

随记图片

+1

现在心洲岛上开辟了游乐场所,游人掩映在岛上小树林中,乐此不疲。

随记图片

+1

向核心区域走去

随记图片

+1

来到岛的尽头,杨村河水往东款款流去。

随记图片

+1

随记图片

+1

河上的这一座“重力坝”,呈“S”子型,坝两边水位有一点落差,形成小的瀑布。这里拍景很美,可以看到弯曲的河道、树林和远处的山峰。

随记图片

+1

坝体旁边的酒楼上,有一观景台。

随记图片

+1

有条小径通往酒楼上方

随记图片

+1

巷子里标明了是从前面“老街”上来的

随记图片

+1

从小巷子上来,这里是街道进入老街的入口处。街面上有很多店铺,卖些当地特产。

随记图片

+1

据说这里的藤椒鸭很有名,鸭子都是烤好的,宰成一小块一小块,配上藤椒油。

随记图片

+1

随记图片

+1

一根面,也是民间绝活了。

随记图片

+1

从街面回到酒楼观景台,依靠着栏杆,架起相机或手机,拍摄古镇美丽的田园景色。

随记图片

+1

面前的重力坝,全长约50米,由50多块大石墩成“S”型排列建成,落差约2.6米。

随记图片

+1

向上游望去,风景如画。

随记图片

+1

岸边看高山倒影中弯曲河道旁的栈道和房舍,视觉到核心的牌坊和小亭。

随记图片

+1

从观景台下来沿岸边向牌坊走去,一颗800年的大榕树耸立在街旁。

随记图片

+1

大榕树的介绍

随记图片

+1

有川西风情的吊脚楼

随记图片

+1

原来吊脚楼临河一边建有的凭栏都称为“美人靠”

查看全部

最新评论(0条)

游客
添加表情
评论
猜你喜欢
29 篇,查看更多
后面
  • 1
    春色柳江
    春色柳江
  • 2
    雅女湖边的周末自驾二...
    雅女湖边的周末自驾二日游
  • 3
    七里坪 城里失去的 ...
    七里坪  城里失去的 · 半山都还你
  • 1
    成都周边游 | 川西雪...
    成都周边游 | 川西雪国秘境,冬日童话世界,我与瓦屋山的纯白约定!
  • 2
    柳江古镇2日游
    柳江古镇2日游
  • 4
    眉山三苏祠
    眉山三苏祠
  • 3
    盛夏里16℃的流动盛宴...
    盛夏里16℃的流动盛宴|瓦屋山之旅
  • 2
    2日游
    2日游
意见反馈
手机 看 游记
游记还没看完?

快扫我^_^ 精彩游记带着走~

手机版
调整排序

强烈建议使用鼠标滚轮或键盘左右键来浏览,效果更佳哦~

知道啦

令人流连忘返的柳江古镇

Day5 : 坐船游运河
已收集到收集板
前言
摄影/旅拍

眉山市洪雅县柳江古镇,我来过多次,它距成都150公里,处于山水环抱交融、客流不多的绿色植被深处,给人以清静、安宁、闲适的感觉。古镇也称作"烟雨柳江",常常到晚上小雨淅沥,见旁边客栈灯火掩映下的牌坊,充满了诗情画意,特别适合拍照摄影。最近我游瓦屋山风景区时,特意从这里中转,又拍了一些照片,连同我三月份与好友一起来此游玩拍的照片,可以浏览一下古镇不同季节参天的珍稀古树,林区中湖泊、山溪、瀑布,还有那古屋、石径、铁索和石桥等,使人返朴归真,带来流连忘返的惬意。

随记
巧爷-  踏进古镇
巧爷-  整理了一个游览图,我停好车后从图中右上角进来下到杨村河边,景点更多的集中在图左侧的河两岸。我选择的路线是经曾家园下到古码头,过心洲岛来到南岸,沿路左行到重力坝,上到酒楼上观景拍照,然后继续沿河岸经古榕树和吊脚楼到河边牌坊,这里有个圆木桥,是拍照比较集中的地方。回到南岸,上到老街观赏,直走到千年石阶,再回到岸边过河到北岸绕回,经憨园、玉屏梯田,回到曾家园参观,结束古镇行。
巧爷-  在柳江大桥下面先浏览一下景区另一侧的河景
巧爷-  这里一座Y字型的石墩桥跨越两岸
巧爷-  回到桥另一侧的主景区,先看到曾家园的一个围栏突出的叫做“美人靠”的地方。曾家是古镇曾、张、杨、何四大家族之一,它们对柳江,乃至洪雅县文化的传承有着十分紧密的关系,我们绕一圈返回这里时会进去参观一下。
巧爷-  
巧爷-  曾家园大门正对着一个古码头,古码头使这里人才聚集,生意兴隆。先从古码头下到石墩桥上。

巧爷-  到达河中间的一个“心洲岛”,是河中一个狭长的小岛。
巧爷-  岛上有个造纸博物馆,历史上这里生产的土纸通过古码头远销洪雅、乐山等地区。
巧爷-  经过一座桥来到南岸
巧爷-  现在心洲岛上开辟了游乐场所,游人掩映在岛上小树林中,乐此不疲。

巧爷-  向核心区域走去
巧爷-  来到岛的尽头,杨村河水往东款款流去。
巧爷-  
巧爷-  河上的这一座“重力坝”,呈“S”子型,坝两边水位有一点落差,形成小的瀑布。这里拍景很美,可以看到弯曲的河道、树林和远处的山峰。

巧爷-  坝体旁边的酒楼上,有一观景台。
巧爷-  有条小径通往酒楼上方
巧爷-  巷子里标明了是从前面“老街”上来的
巧爷-  从小巷子上来,这里是街道进入老街的入口处。街面上有很多店铺,卖些当地特产。
巧爷-  据说这里的藤椒鸭很有名,鸭子都是烤好的,宰成一小块一小块,配上藤椒油。
巧爷-  
巧爷-  一根面,也是民间绝活了。
巧爷-  从街面回到酒楼观景台,依靠着栏杆,架起相机或手机,拍摄古镇美丽的田园景色。
巧爷-  面前的重力坝,全长约50米,由50多块大石墩成“S”型排列建成,落差约2.6米。

巧爷-  向上游望去,风景如画。
巧爷-  岸边看高山倒影中弯曲河道旁的栈道和房舍,视觉到核心的牌坊和小亭。
巧爷-  从观景台下来沿岸边向牌坊走去,一颗800年的大榕树耸立在街旁。
巧爷-  大榕树的介绍
巧爷-  有川西风情的吊脚楼

巧爷-  原来吊脚楼临河一边建有的凭栏都称为“美人靠”
巧爷-  住在客栈里尽览窗前美色

巧爷-  往前有两条路,左行进入“老街”,而往右边栈道插进去可到河边牌坊核心地带。

巧爷-  这里下栈道
巧爷-  曲径通幽

巧爷-  
巧爷-  到达牌坊,它到对岸有座铺在圆木上的“圆木桥”。
巧爷-  牌坊上书写了“烟雨柳江”四个字,左侧是小亭和通往另一侧的木栈道,牌坊则正对着上“老街”的小巷。

巧爷-  可以在桥上走走,观两边水景。
巧爷-  回望牌坊和小亭
巧爷-  透过牌坊,可从小巷进入老街。
巧爷-  借坐小亭赏景,体会烟雨柳江的意境,小亭后面有栈道通往远处。
巧爷-  小巷旁边的指路牌上染满了绿色,好像经历了常年风雨的洗刷。

巧爷-  步入小巷
巧爷-  

巧爷-  来到了“老街”,这是回望远处来时的吊脚楼。
巧爷-  老街两旁商店货物琳琅满目

巧爷-  这里又有藤椒鸭了,游客在品尝藤椒油。
巧爷-  老街通往“千年石梯”,上到公路。
巧爷-  公路上的指示牌告诉你古镇周边的主要景区和里程,三月份我去过玉屏山,最近又去了瓦屋山。

巧爷-  回到千年石梯,下到河边栈道。
巧爷-  

巧爷-  也可以从这里过河去对岸
巧爷-  对面的国际度假酒店和名宿

巧爷-  杨村河上游

巧爷-  到“圆木桥”位置的“憨园”,这里是水上娱乐场所。

巧爷-  
巧爷-  
巧爷-  
巧爷-  重力坝望南岸
巧爷-  过重力坝后的玉屏梯田

巧爷-  沿岸一些造型景观

巧爷-  回到曾家园
巧爷-  
巧爷-  曾家园是青白江流域独具一格的川西名居,园主曾艺澄用父亲曾益寿名字中的“寿”字构思建筑布局。
巧爷-  
巧爷-  曾艺澄十八世纪来洪雅经商,后定居于此。因仰慕清朝一品官曾璧光,与其后人联宗,同称柳江曾氏家族。

巧爷-  曾家园里的一进三院

巧爷-  这是曾家园的主院
巧爷-  每个院子都有一个戏台

巧爷-  柳江古镇评为四川十大古镇之一
巧爷-  古镇的曾、张、杨、何四大家族传承了柳江文化

巧爷-  例如杨家的顶子
巧爷-  作为影视基地的柳江古镇
巧爷-  古镇建筑的一些老照片

巧爷-  在曾家参观后,最后上到临江的二楼,体会一下“美人靠”的感觉。
巧爷-  两天里围绕古镇转了一圈,看着横跨杨村河上的柳江石拱大桥,回味两岸景色,使人心旷神怡,乐不思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