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2
- 收藏4
- 评论0
- 赞46
+1
出发日期/2016/01/09
天数/1天
人均费用/100元
人物/三五好友
玩法/短途周末
景区大门,像一只獠牙怪兽大口
卵石潺潺溪流,从这台阶上过别有一番趣味
像不像一只大脚?这块神仙脚石就是告诉我们要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好,其实,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这块巨石多么像一颗巨大的钻石,钻头朝天。它似为女娲补天时手中滑落至此,但其灵心不移,始终想钻补苍穹,称之"钻天石",一点不假。我们在生活、工作中也应该有这种矢志不渝的精神啊!
古人云,上山有路,入地无门。这里是我们向上攀登的第一道石门,俗称:大龙门。
你们看,这是石刻黄巢诗——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据说,写这首诗的时候,黄巢还只是一个七八岁的孩子。那要是套用我们如今的话来说,他可算得上是一个从小就胸有大志的孩子了。才这么一点点大的年龄,就考虑到“他年我若为青帝”,应该怎样安排花开的问题了。难怪后来他登高一呼,应者云集,统帅几十万大军了,真是天生的领袖人物。
由于龙井沟的石头多,每当春夏多水季节,从山顶悬崖上直泻而下的溪水,落在巨石上,就会溅起阵阵浪花,山风吹来,化为云烟,随风飘散,状如行云,不禁诗人想起苏轼的名句“乱石崩云,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来,此称石群为“乱石卷雪”是最恰当不过了。
大家看这块石头,四壁如刀劈斧削,上面圆润,多么像古人使用的印章,可这么大,大约只有帝王才能使用吧!当年黄巢建立大齐国时使用的御印就是这个形状。这御印的造型上圆下方,古人有天圆地方之说,皇帝的御印可是皇权的象征,此造型也为一统天下之意。
大自然的灵气真是无处不在,大自然的造化真是巧夺天工。你们看,这株爬山虎的根蜿蜒曲折,一根根根须紧紧地抓在光滑的石头上扶摇而上,如龙似蛇,活灵活现,妙不可言。我想:就是最伟大的雕刻家、最伟大的画家也无法雕刻、描绘出如此富有生机灵动的生命,大自然真是太绝妙、太神奇了!可以这样说,这块附龙石是整个龙井沟的胆,是其灵魂的呈现!中国古人绘画讲究师造化、得心源,看来真正妙绝的绘画还是来自于自然的启示,无怪古人曾悲凉地感叹:人无功,全凭造化!
此处山势险峻,但由于绿树翠竹的点缀而更显秀丽,哗哗的流水声向人们宣布瀑布才是这里的精灵所在,有山有树有水,这峡谷才显现出她真正的卓而不凡。这是龙井瀑,下面是龙涎潭。这大大小小的石头是当年黄巢率领士兵在龙涎潭洗征衣铠甲后晾晒的地方,所以在这里又叫晒甲滩。
这是一座铁索晃桥,这样的桥一共有两座,这是第一座,此桥远离水面,走在上面悠悠忽忽,晃晃荡荡,真是一步三晃,大有摇摇欲坠、跌落深水之虞。“水晃桥影桥下桥,日落山头山外山”,真是妙趣无穷。
有人写诗赞曰:“花摇浓淡影,桥过古今人,
桥晃疑石走,水流似龙腾”。
从这条小路往上攀登,就能看到有名的试剑石啦。
大家看,这几块巨石犹如从天而降,竖着的如斧劈,横着的平整如砥,相传为当年黄巢磨剑的地方。黄巢磨到兴起,挥剑向巨石斩去,巨石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迹,几被一劈两半。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爬上去看看。站在这块试剑石上,一定会顿生“一览众山小、气吞万里如虎”的豪情。
这一眼泉,真是太可爱了,传说黄巢和朱元璋都在这里洗过脚呢,我们就称它为“龙濯泉”吧。大家不妨也在这洗一次,这可比城里洗脚屋里的水干净多了,简直就是用矿泉水洗脚了。何况,还能沾染仙气,洗了脚,一定会足下生辉、平步青云的!
荡云桥
此处四周嶂峦叠翠,山势险要,苍松翠柏,浓荫布地,加以溪流淙淙,清音悦耳,风景十分诱人。因常有云雾弥漫萦绕,人行桥上如在天际,故而得名。流水奔腾而下,溅珠迸沫,生云化雾,尤其夏秋多雨季节,更为壮观。人走在摇动的晃桥上,真如在云雾中行在,恍惚已是神仙。
有人写诗赞道:“百丈崖高锁翠烟,半空垂下双龙涎。
天晴六月常飞雨,风静三更自奏弦。”
静听溪流的音符,内心格外平静安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