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按 shift+enter 进入去哪网智能导盲语音引导模式
六安独山镇龙井沟一日游
头图加载中

攻略   >  六安旅游攻略   >  六安独山镇龙井沟一日游

六安独山镇龙井沟一日游

六安独山镇龙井沟一日游

  • 出发日期/2016/01/09

  • 天数/1

  • 人均费用/100

  • 人物/三五好友

  • 玩法/短途周末 

前言

说说这次旅行

经常听一位同事提起独山镇龙井沟,不过一直觉的皖西地区除了天堂寨其他没啥可以游山玩水的地方,这个周末没经住他软磨硬泡,驱车来到了传说中的龙井沟,游玩一日,果然不错,个人觉的比天堂寨的白马大峡谷要有趣的多,有奇石、峰、洞、潭、瀑,植被等自然景观,真堪称皖西小碧玉。

门票

门票80元一人,但那天去扫微信做活动半价40元一人

交通

自驾

第1天

六安图片

+1

景区大门,像一只獠牙怪兽大口

六安图片

+1

卵石潺潺溪流,从这台阶上过别有一番趣味

六安图片

+1

像不像一只大脚?这块神仙脚石就是告诉我们要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好,其实,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六安图片

+1

六安图片

+1

这块巨石多么像一颗巨大的钻石,钻头朝天。它似为女娲补天时手中滑落至此,但其灵心不移,始终想钻补苍穹,称之"钻天石",一点不假。我们在生活、工作中也应该有这种矢志不渝的精神啊!

六安图片

+1

六安图片

+1

古人云,上山有路,入地无门。这里是我们向上攀登的第一道石门,俗称:大龙门。

六安图片

+1

你们看,这是石刻黄巢诗——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据说,写这首诗的时候,黄巢还只是一个七八岁的孩子。那要是套用我们如今的话来说,他可算得上是一个从小就胸有大志的孩子了。才这么一点点大的年龄,就考虑到“他年我若为青帝”,应该怎样安排花开的问题了。难怪后来他登高一呼,应者云集,统帅几十万大军了,真是天生的领袖人物。

六安图片

+1

由于龙井沟的石头多,每当春夏多水季节,从山顶悬崖上直泻而下的溪水,落在巨石上,就会溅起阵阵浪花,山风吹来,化为云烟,随风飘散,状如行云,不禁诗人想起苏轼的名句“乱石崩云,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来,此称石群为“乱石卷雪”是最恰当不过了。

六安图片

+1

六安图片

+1

六安图片

+1

六安图片

+1

六安图片

+1

大家看这块石头,四壁如刀劈斧削,上面圆润,多么像古人使用的印章,可这么大,大约只有帝王才能使用吧!当年黄巢建立大齐国时使用的御印就是这个形状。这御印的造型上圆下方,古人有天圆地方之说,皇帝的御印可是皇权的象征,此造型也为一统天下之意。

六安图片

+1

大自然的灵气真是无处不在,大自然的造化真是巧夺天工。你们看,这株爬山虎的根蜿蜒曲折,一根根根须紧紧地抓在光滑的石头上扶摇而上,如龙似蛇,活灵活现,妙不可言。我想:就是最伟大的雕刻家、最伟大的画家也无法雕刻、描绘出如此富有生机灵动的生命,大自然真是太绝妙、太神奇了!可以这样说,这块附龙石是整个龙井沟的胆,是其灵魂的呈现!中国古人绘画讲究师造化、得心源,看来真正妙绝的绘画还是来自于自然的启示,无怪古人曾悲凉地感叹:人无功,全凭造化!

六安图片

+1

此处山势险峻,但由于绿树翠竹的点缀而更显秀丽,哗哗的流水声向人们宣布瀑布才是这里的精灵所在,有山有树有水,这峡谷才显现出她真正的卓而不凡。这是龙井瀑,下面是龙涎潭。这大大小小的石头是当年黄巢率领士兵在龙涎潭洗征衣铠甲后晾晒的地方,所以在这里又叫晒甲滩

六安图片

+1

六安图片

+1

六安图片

+1

六安图片

+1

这是一座铁索晃桥,这样的桥一共有两座,这是第一座,此桥远离水面,走在上面悠悠忽忽,晃晃荡荡,真是一步三晃,大有摇摇欲坠、跌落深水之虞。“水晃桥影桥下桥,日落山头山外山”,真是妙趣无穷。

有人写诗赞曰:“花摇浓淡影,桥过古今人,

桥晃疑石走,水流似龙腾”。

六安图片

+1

六安图片

+1

从这条小路往上攀登,就能看到有名的试剑石啦。

大家看,这几块巨石犹如从天而降,竖着的如斧劈,横着的平整如砥,相传为当年黄巢磨剑的地方。黄巢磨到兴起,挥剑向巨石斩去,巨石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迹,几被一劈两半。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爬上去看看。站在这块试剑石上,一定会顿生“一览众山小、气吞万里如虎”的豪情。

六安图片

+1

六安图片

+1

六安图片

+1

这一眼泉,真是太可爱了,传说黄巢和朱元璋都在这里洗过脚呢,我们就称它为“龙濯泉”吧。大家不妨也在这洗一次,这可比城里洗脚屋里的水干净多了,简直就是用矿泉水洗脚了。何况,还能沾染仙气,洗了脚,一定会足下生辉、平步青云的!

六安图片

+1

荡云桥

此处四周嶂峦叠翠,山势险要,苍松翠柏,浓荫布地,加以溪流淙淙,清音悦耳,风景十分诱人。因常有云雾弥漫萦绕,人行桥上如在天际,故而得名。流水奔腾而下,溅珠迸沫,生云化雾,尤其夏秋多雨季节,更为壮观。人走在摇动的晃桥上,真如在云雾中行在,恍惚已是神仙。

有人写诗赞道:“百丈崖高锁翠烟,半空垂下双龙涎。

天晴六月常飞雨,风静三更自奏弦。”

六安图片

+1

六安图片

+1

六安图片

+1

静听溪流的音符,内心格外平静安详......

六安图片

+1

查看全部

最新评论(0条)

游客
添加表情
评论
猜你喜欢
51 篇,查看更多
后面
  • 4
    走进六安,找寻大别山...
    走进六安,找寻大别山深处的红色记忆!
  • 3
    “皖”西游记---挺进...
    “皖”西游记---挺进大别山,2016中秋皖西自驾游
  • 1
    舒城万佛山1日游
    舒城万佛山1日游
  • 2
    天柱山2日游
    天柱山2日游
  • 1
    走进希望之城安徽金寨...
    走进希望之城安徽金寨,体验大山深处的养生之旅
  • 7
    领略醉美六安,7天6晚...
    领略醉美六安,7天6晚自驾800公里大别山风景道
  • 1
    追风去金寨,体验大别...
    追风去金寨,体验大别山里的清凉
  • 1
    周末霍山避暑游,我爬...
    周末霍山避暑游,我爬了三座大山!
意见反馈
手机 看 游记
游记还没看完?

快扫我^_^ 精彩游记带着走~

手机版
调整排序

强烈建议使用鼠标滚轮或键盘左右键来浏览,效果更佳哦~

知道啦

六安独山镇龙井沟一日游

Day5 : 坐船游运河
已收集到收集板
前言
说说这次旅行

经常听一位同事提起独山镇龙井沟,不过一直觉的皖西地区除了天堂寨其他没啥可以游山玩水的地方,这个周末没经住他软磨硬泡,驱车来到了传说中的龙井沟,游玩一日,果然不错,个人觉的比天堂寨的白马大峡谷要有趣的多,有奇石、峰、洞、潭、瀑,植被等自然景观,真堪称皖西小碧玉。

门票

门票80元一人,但那天去扫微信做活动半价40元一人

交通

自驾

第1天
去哪儿用户  景区大门,像一只獠牙怪兽大口
去哪儿用户  卵石潺潺溪流,从这台阶上过别有一番趣味
去哪儿用户  像不像一只大脚?这块神仙脚石就是告诉我们要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好,其实,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去哪儿用户  
去哪儿用户  这块巨石多么像一颗巨大的钻石,钻头朝天。它似为女娲补天时手中滑落至此,但其灵心不移,始终想钻补苍穹,称之"钻天石",一点不假。我们在生活、工作中也应该有这种矢志不渝的精神啊!
去哪儿用户  
去哪儿用户  古人云,上山有路,入地无门。这里是我们向上攀登的第一道石门,俗称:大龙门。
去哪儿用户  你们看,这是石刻黄巢诗——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据说,写这首诗的时候,黄巢还只是一个七八岁的孩子。那要是套用我们如今的话来说,他可算得上是一个从小就胸有大志的孩子了。才这么一点点大的年龄,就考虑到“他年我若为青帝”,应该怎样安排花开的问题了。难怪后来他登高一呼,应者云集,统帅几十万大军了,真是天生的领袖人物。
去哪儿用户  由于龙井沟的石头多,每当春夏多水季节,从山顶悬崖上直泻而下的溪水,落在巨石上,就会溅起阵阵浪花,山风吹来,化为云烟,随风飘散,状如行云,不禁诗人想起苏轼的名句“乱石崩云,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来,此称石群为“乱石卷雪”是最恰当不过了。
去哪儿用户  
去哪儿用户  
去哪儿用户  
去哪儿用户  
去哪儿用户  大家看这块石头,四壁如刀劈斧削,上面圆润,多么像古人使用的印章,可这么大,大约只有帝王才能使用吧!当年黄巢建立大齐国时使用的御印就是这个形状。这御印的造型上圆下方,古人有天圆地方之说,皇帝的御印可是皇权的象征,此造型也为一统天下之意。
去哪儿用户  大自然的灵气真是无处不在,大自然的造化真是巧夺天工。你们看,这株爬山虎的根蜿蜒曲折,一根根根须紧紧地抓在光滑的石头上扶摇而上,如龙似蛇,活灵活现,妙不可言。我想:就是最伟大的雕刻家、最伟大的画家也无法雕刻、描绘出如此富有生机灵动的生命,大自然真是太绝妙、太神奇了!可以这样说,这块附龙石是整个龙井沟的胆,是其灵魂的呈现!中国古人绘画讲究师造化、得心源,看来真正妙绝的绘画还是来自于自然的启示,无怪古人曾悲凉地感叹:人无功,全凭造化!
去哪儿用户  此处山势险峻,但由于绿树翠竹的点缀而更显秀丽,哗哗的流水声向人们宣布瀑布才是这里的精灵所在,有山有树有水,这峡谷才显现出她真正的卓而不凡。这是龙井瀑,下面是龙涎潭。这大大小小的石头是当年黄巢率领士兵在龙涎潭洗征衣铠甲后晾晒的地方,所以在这里又叫晒甲滩。
去哪儿用户  
去哪儿用户  
去哪儿用户  
去哪儿用户  这是一座铁索晃桥,这样的桥一共有两座,这是第一座,此桥远离水面,走在上面悠悠忽忽,晃晃荡荡,真是一步三晃,大有摇摇欲坠、跌落深水之虞。“水晃桥影桥下桥,日落山头山外山”,真是妙趣无穷。 有人写诗赞曰:“花摇浓淡影,桥过古今人, 桥晃疑石走,水流似龙腾”。
去哪儿用户  
去哪儿用户  从这条小路往上攀登,就能看到有名的试剑石啦。 大家看,这几块巨石犹如从天而降,竖着的如斧劈,横着的平整如砥,相传为当年黄巢磨剑的地方。黄巢磨到兴起,挥剑向巨石斩去,巨石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迹,几被一劈两半。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爬上去看看。站在这块试剑石上,一定会顿生“一览众山小、气吞万里如虎”的豪情。
去哪儿用户  
去哪儿用户  
去哪儿用户  这一眼泉,真是太可爱了,传说黄巢和朱元璋都在这里洗过脚呢,我们就称它为“龙濯泉”吧。大家不妨也在这洗一次,这可比城里洗脚屋里的水干净多了,简直就是用矿泉水洗脚了。何况,还能沾染仙气,洗了脚,一定会足下生辉、平步青云的!
去哪儿用户  荡云桥 此处四周嶂峦叠翠,山势险要,苍松翠柏,浓荫布地,加以溪流淙淙,清音悦耳,风景十分诱人。因常有云雾弥漫萦绕,人行桥上如在天际,故而得名。流水奔腾而下,溅珠迸沫,生云化雾,尤其夏秋多雨季节,更为壮观。人走在摇动的晃桥上,真如在云雾中行在,恍惚已是神仙。 有人写诗赞道:“百丈崖高锁翠烟,半空垂下双龙涎。 天晴六月常飞雨,风静三更自奏弦。”
去哪儿用户  
去哪儿用户  
去哪儿用户  静听溪流的音符,内心格外平静安详......
去哪儿用户  
去哪儿用户  石孕茂林 龙井沟最大特色就是自然与和谐共生,树下生石,石上长树,相亲相爱,血脉相连。你们看这么大一片石头林、石板地,上面却长满了各种树木。这里,一方面让我们感受到石头宽广的胸怀,并非铁石心肠;另一方面,也让我们看到了大别山树木这种扎根贫瘠无怨无悔的品德和穿山凿石志在凌云的精神。
去哪儿用户  
去哪儿用户  大家看这块石头多像一只蹲着的蛤蟆。它正在听松风、溪流、虫喃、鸟鸣……多么美的景色,多么悦耳的声音,这只蟾蜍深深地陶醉了,连游人走过它的身边,它都不知道!
去哪儿用户  通天鼓 你们看这面大鼓,多么威风,可算华东第一大鼓了。只要这大鼓一敲,便声震林樾 ,响彻行云,鼓声在山谷间回荡,气势磅礴,声如雷鸣。大家都来尽兴地敲一回吧,也领略一把“冲天香阵透长安”、“指点江山、挥斥方遒”的豪情!可惜已经被敲破了,哈哈。
去哪儿用户  神龙见首不见尾,此石傲视群雄,气势非凡,陡峭刚毅,就像神龙在此抬头,要飞天而去。 “巨石凌空,乱云飞渡,登高才知众山小; 一瀑如练,水落石出,至此方证我为峰。” 站在龙抬头上,只见远山苍茫,重峦叠嶂尽收眼底,陡峭绝壁皆在脚下,巨石如草籽般,淠河逶迤拖蓝,六安城区明灭于烟雾之间,犹如海市蜃楼,真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啊。 你若站在它的奇峰登高一呼,那声音随着山川起伏、缭绕、回荡并震撼你的心灵。从空谷传回来的余韵,像庙宇的晨钟暮鼓净化着你心灵深处的俗念浊气,被现实的浮华濡染得复杂的你突然变得空灵和单纯起来。那种天地间的浩淼与广阔,使一个囿于偏执与狭隘的你不觉间走出自我封闭的窠臼,遁入空灵邈远的境界。 龙头石又像一个隐居世外的高人,冷跟旁观世间的沧桑,纵使天地轮回,星移斗转,他却岿然不动、思而不语,只把一世的风霜化作青云朵朵,随风而去。
去哪儿用户  大家看这块石头,造型多么像一条巨龙在水中游动只露出脊背。我们在大自然的怀抱中穿行,感受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真有无数说不出的神奇。
去哪儿用户  抱云亭 站在抱云亭上,只见峡谷中怪石嶙峋,潺潺流水脚下而过,峡中植物景观、地质景观、水体景观,尽收眼底;蓝天、白云、鸟语花香,皆在怀中。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着便是主人;一花一石,实为心存,领者自有佳趣。与梅同瘦、与竹同清、与柳同眠、与桃李同笑,居然花里神仙;与莺同声、与燕同语、与鹤同唳,与鹦鹉同言,如此花中知己。登临亭中,风生衣袖,脚底出云,人间万事皆为恍惚;把酒临风,不知谁是神仙,岂不快哉!
去哪儿用户  
去哪儿用户  
去哪儿用户  
去哪儿用户  
去哪儿用户  通幽栈道 逆流而上,越往前走,山渐高,林渐密,高处云遮雾罩,恍如仙境;上方被茂密的树木所遮盖,星星点点的太阳光从树叶的缝隙中洒落下来。从沟底仰望,好似繁星当头,伴着悦耳的流水声,和着清脆的虫喃鸟鸣,好一曲大自然谱就的华美乐章。栈道通往了神秘的自然深处。
去哪儿用户  
去哪儿用户  
去哪儿用户  
去哪儿用户  
去哪儿用户  栈道是沿着山脚、顺着水流而铺设的,随山附势,蜿蜒曲折。由山泉聚集而成的流水,在脚下哗哗流淌,因地势的高低不同、水域的落差错落,或急或缓,或奔腾咆哮,或轻柔细语,不断变换着形态和声音,神韵百态。路伴着水,水傍着路,相依相偎,似一对恋恋不舍的情侣。谷中怪石嶙峋,像天河里撒落的陨石,大如牛,小如斗,让人眼花缭乱。竖石如刀、如剑,蹲石如虎,爬石如龟…… 有一种原始情趣和幽静深邃的境界和氛围。 最传神的是河道里,两棵段树皮剥落且发黄的柳树树,其姿态优美、造型独特,令游玩的客人眼前一亮。如一哲人所说,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我们不得不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有人说:我是一棵树,长成了风的形状,说的好
去哪儿用户  
去哪儿用户  小二,上茶!要现采的哦!
去哪儿用户  石韵竹风 龙井沟的怪石隐藏着说不尽的风韵,或壮烈叱咤、或仙风道骨,但皆有情有义。无边的竹林,萧萧瑟瑟,随风吟唱,皆堪诗入画。走在龙井沟里,想起米芾拜石、板桥画竹这些文人雅事,不禁清风入怀、喜不自禁,尘世的俗事、心中的块垒顿时化为浮云,心中满溢着自然的清芬,游人醉也!
去哪儿用户  
去哪儿用户  
去哪儿用户  飞龙瀑 “石洞幽隐飘云烟,清风起处飞玉龙”,这瀑布从上面一蓄水量很大的水库流出,飞流直下,激起朵朵浪花,如浮云堆雪,白雾弥漫;又似银河倒泻,白练悬空。在太阳的照射下,闪烁着银光——这就是有名的飞龙瀑了,它是龙井沟最壮观的景象,真有唐代大诗人李白的千古绝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气势。 壮哉!壮哉啊!你看,瀑布多么像一条正在飞跃而起的巨龙。如此鬼斧神工的自然奇观,实属大别山的一道靓丽奇观。 有人写诗赞曰: 揽胜偏怜日月长,龙井三伏水风凉。 奇峰叠翠通幽谷,雪浪喷珠泻石梁。可惜去的时候水量太少。
去哪儿用户  
去哪儿用户  龙吟潭 飞瀑如巨龙冲击而下,峭壁震颤,谷底轰雷,震耳欲聋,仿佛可听到巨龙的低吼咆哮,声闻数里,故此潭为龙吟潭,。 水冲到潭里,激起沸腾的浪花、晶莹的水泡,大大小小的水珠随风飘荡,如烟如雾。若是雨后晴天,还可见七色彩虹,娇妍多姿,令人目迷五色,让人一步一回头,一折一赞叹: “此景只应天上有,人间又得何处寻?” 大家一路走来,心旷神怡。美丽的大自然给我们带来了无穷的快乐,真可谓是一次身心的愉悦和生命的享受。 想想生命的磨练,是不是就像这奔流不息的溪水,虽然遭遇了许多的阻拦跌宕,但毕竟奔腾不息,永远向前。 而生活,尽管给生命许许多多折磨、苦涩、烦恼、欺骗和不幸,可谁愿意丢弃它呢?这一路走来,何尝不是满眼风景?! 美丽的龙井沟,这就是你给予我们的生命启迪吧!
去哪儿用户  巨石上湿湿的苔藓
去哪儿用户  出口处的福、禄、寿三根吉祥石柱
去哪儿用户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建筑标语,现在已经很少见了
去哪儿用户  
去哪儿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