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0
- 收藏12
- 评论2
- 赞19
+1
出发日期/2022/04/18
天数/1天
人物/独自一人
玩法/古镇 踏春
顺德 位于珠三角腹地,经济发达。 顺德 由十个镇街组成,其中主城区叫大良,从明 景泰 三年(1452年) 顺德 立县开始,县城就建于此地。容桂与大良只有一河之隔,与 中山 接壤,是 顺德 的经济重镇,曾经诞生了科龙、格兰仕、万和等一大批知名家电制造企业。
容桂现在称街道,在2000年以前,这里还是由两个镇组成,一个叫容奇,一个叫桂洲。其中容奇的名字来源于境内的两座山:容山和奇山,这两座山具体在哪里,一直没有定论,但容山的名字一直沿用至今。桂洲就是桂花洲,后来简化为桂洲。两镇合并后,便出现一个新的名字:容桂。
位于德胜 河南 岸的 顺德 渔人码头,由以前的食品厂码头改建而成,如今已成为小有名气的拍照打卡地,是寻味 顺德 的必游景点之一。那么,容桂除了渔人码头,还有哪些值得一玩的地方呢?本文带你走进深街古巷,寻找这座城市的记忆。
榕树生桥”一般简称为树生桥,位于一个叫容里的地方,这里有一条河涌叫鹏涌,所以这座桥本名鹏涌桥。珠三角一带河道纵横,涌是分布于河流主干道之间的一些小分支。以前这座桥隐藏在一片深街古巷中,并不是那么好找,随着城市的发展,有一条马路已经修到鹏涌的水边了。以城轨容桂站为地标,沿着其北面的新有中路一直向西走到路的尽头,就能看到树生桥的身影。
如今楼盘已经开发到树生桥的旁边,好在这一片区域依然保持着原生的状态,基本都是当地居民的自建房,虽然看起来没有那么光鲜靓丽,不过这也正是它本来的模样。
这座始建于明隆庆年间的古桥,至今仍在发挥作用,不停有周边的居民从上面走过。仔细观察,发现河涌两岸共有三棵古榕,南岸两棵,北岸一棵,都需数人才能合抱。从树上生出的气根,在横跨河涌后,又扎入地下生根,这些气根已经十分粗壮,有的充当桥梁,有的充当扶手,果然是榕树生桥呀。
当地居民为何会想出这个创意呢?据说是因为木质桥梁极易腐烂,石头则成本太高,有人就尝试把榕树的气根引过来,等它慢慢生根长大后,便取代了以前的木梁。这种以树生桥的办法在其它地方也都偶有发现,可以说是劳动人民的智慧。
为了保证桥的安全性,桥梁和扶手处,已经增加了钢筋水泥以进行加固,其主体结构未遭破坏,被完整地保留下来。
桥南的一棵古榕下,有一口深井,上窄下宽,被称作无叶井。古井上面就是大榕树,经常落叶满地,但井中却很少看到树叶,所以得名无叶井。这倒是个很神奇的现象,也许这是一口活泉,井口处有出口,落叶随水流走了吧,当然这只是个人的猜测。
到 顺德 游玩,怎么能少了美食呢?树生桥旁边就藏着好几家餐饮名店, 比如 龙桥路旁边的龙桥私厨,新有中路上的猪头丙等,游玩之余,到此品尝一下 顺德 美食,你的旅行一定会更加有味道。
在105国道途经容桂的路边,有一个名叫上佳市的市场,人气非常旺,不管什么时候过来,市场内总是熙熙攘攘。上佳市的名字告诉我们,这里以前可能是个传统的集市。上佳市属容奇,是当年的“容奇三圩”之一,圩和市的主要区别就是只在固定时间交易,上佳市的名字显然来源于此。在如今的市场旁边有一条老街,青石板铺地,名为云里大街,正是当年上佳圩的主要街道。
105国道下有个涵洞,马路的对面是当地有名的容山书院,现在是容山中学所在,云里大街的入口就从这里开始。
路口的标志牌和景观带都是这几年才搞起来的,因为靠近市场,以前这里的环境并不是特别好,路边到处都停满了车,看起来有些乱糟糟的。经过整治之后,环境已经大为改观,车辆有序停放,虽然依然是人流密集,但感觉已经好了很多。
走进这条弯弯曲曲的老街,地面的青石板应该重新更换过,非常平整,街道两旁有老房子,也有新修的小楼,都整整齐齐,就算是老屋,也都做了装饰,旧而不破。过去称大街,以现在眼光来看可能只能算是巷子,当然比真正的巷子还是宽一些,电动车和摩托车在此穿梭自如。
上佳市的历史是比较悠久的,建村时间可追溯到南宋嘉泰年间,到明清两代发展成为上墟市。当年这里非常繁华,一街两行全是密密麻麻的商铺。当然,现在则变得有些落寞,只剩下一些杂货铺、理发店等,做着街坊的生意,人们的购物习惯早已改变,更偏向于网购或者到有中央空调的购物中心。
让人惊喜的是,大街上还保留有一些古建和名人故居,增添了不少人文气息。值得驻足观赏的刘氏祖居,他是岭南派画家刘春草的家族聚居处。刘氏族人出了不少名人, 比如 院士刘颂豪、白求恩式好大夫刘琼芳等,他们与刘春草一起,是刘氏家族的杰出代表。在这座故居内精心布置了一个展览,用于展示这三位刘氏族人的事迹。
与云里大街相连的有很多小街巷,其中有一条街巷的名字非常有意思,叫做猪糠街。为什么会有这么一个不太雅的名字呢?原来,当时云里大街的这条横巷里,集中了几个养猪大户,他们用酒糟做成猪糠养猪,并且把猪养的肥头大耳,名声也越来越大,慢慢人们就将这条横巷称作“猪糠街”。2009年生肖猪年,猪糠街入选 中国 50个生肖原地邮局之一,是 广东 唯一的“猪年生肖原地邮局”。
容桂与大良之间的河叫德胜河,目前有容奇大桥和德胜大桥将两地连接在一起,另外还有一座 顺德 大桥正在建设中。德胜大桥下,有一个江心小岛,名为大汕岛。不知从何时开始,这个小岛慢慢开始走进了人们的视线。
登岛最方便的途径就是在渡口坐轮渡,渡口位于德胜大桥下靠近容桂一侧的河堤上,附近隐藏着很多口碑不错的大众餐厅。渡船来回穿梭,主要用于搭乘岛上的村民,游客算是搭个便车,往返只收3块钱。德胜大桥在岛上的桥墩处,也修有楼梯可登岛,不过需要在没有人行道的大桥上步行。
大汕岛是河中的一个沙洲,面积不小,与之几乎相连的还有一个名叫顺风岛的小岛。岛上有不少村民依然生活在这里,但大部分都是老人家,年轻人估计买了楼,搬到城里去了,所以不少房屋就荒废在那里了,有的已经成了危房。
自从有人开始关注这个小岛,岛上游客的身影越来越多,特别在节假日和晚上,人们在这里吹吹江风,品尝河鲜,享受都市里的田园风光,年复一年,名声也越来越大。
穿过村子,来到大汕岛的腹地,这里有大片的土地,种着各种蔬菜和农作物。因为位于江心,村中有纵横交错的河涌,用水的问题是不用担心的,这里甚至还修有鱼塘。
与德胜大桥相连,残留着不少桥墩,是当年留下的半成品。记得以前听说要将这个小岛打造成娱乐岛,后来不知什么原因被搁置,这些桥墩估计就是那个时候留下来的吧。 顺德 的城市化建设比较晚,现在还有很多发展的空间,总有一天,大汕岛会被再次纳入到开发范围,到那时,这些桥墩应该可以被利用起来。
因为并没有刻意开发,大汕岛基本保持着原生态,在岛上随便走走,感受一下岭南农村最真实的生活,还是挺不错的。两岸的高楼大厦林立,尤其左岸的大良 新城 区,这里是 顺德 最现代化的街区,所以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
渔人码头以及其周边区域,隐藏着很多容奇人的记忆。 顺德 是个比较务实的地方,其城市化进程在2000年之后才慢慢展开,特别是近十年,发展速度越来越快。蓦然回首,忽然发现很多印记竟然也像一些 大城 市一样,不知不觉间离人们越来越远,如果不加以保护,以后可能就再也看不到了。其中,旧马路就是这样一个地方。
距离渔人码头西侧不远,有已经废弃的客运码头,在依靠水路的年代,这里曾经是与外界相连最重要的交通枢纽,与之相连的旧马路,是 顺德 的第一条水泥马路,修建于上世纪20年代,是当年 顺德 商业贸易最发达的地区之一,虽然只有短短的550米,但却承载了几代容奇人的记忆。这里的繁荣一直延续到上世纪末,记得街口的麦当劳,是当时整个容桂唯一的一家,旁边的商业街,一到晚上就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此处的德胜河对岸,有一块区域叫马岗,也属容桂地界,以往,在这里搭乘轮渡来往马岗非常方便,轮渡关闭后,只能绕道容奇大桥了。本来这里已经开建了一座大桥,可惜半途而废,听说以后会有地铁和跨江隧道等替代方案。
旧马路与渔人码头之间还有一条新马路,与渔人码头紧邻的,还有一条北闸大街,受溢出效应的影响,人气越来越旺,这里被装饰一新,成了一条彩虹街。
作为旧城改造的项目之一,旧马路也被纳入到渔人码头的开发范围内,但受疫情冲击,其开发进程一直停留在路口近百米的街道。未来,等渔人码头西侧德胜河畔新的规划明确,容桂滨河景观带可一直延伸到柴油机1959,这片老城区一定能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从渔人码头出发,沿德胜河向西,有一个小山坡,名叫扶宁岗,山坡西面的河涌边,有一个小公园,名为四基公园。路边有块巨型黄腊石,上面刻着“新圩公园”,以前这里是“桂洲三圩”之一桂宁圩所在,新圩公园的别名应该就是这样来的。“圩”是定期开放的集市,赶圩就是赶集。来到这附近,很远就能看到一座天主教堂的尖角,因为周边都是传统的老房子,这座西式建筑就显得十分醒目。
在这座天主教堂的旁边,有一座传统的观音堂,一中一西,倒也相安无事。从观音堂门前穿过,就来到天主堂的围墙边,这里开有一个侧门,门旁有块“ 佛山 文物保护单位”的牌子,全称为“四基天主教堂”。从这里沿小巷拐个弯,就来到它的正门,两扇对开的红色大门,大门是关着的,没办法进去参观,只能在外围欣赏。
四基这一带要么是传统的老屋,要么是 新建 的小楼,忽然出现一座西式的天主教堂着实有些突兀。原来,天主教在四基的传播活动最早出现在 清道 光十九年(1839年),最初是借村民的祖屋作为活动场地,后由教徒筹款购地建楼,到1928年终成现在的模样,其外形借鉴了 广州 一德路上的天主堂。
如今的天主堂已经没有经常性的礼拜活动,所以,大门紧闭,游客也无法进入参观。不过,无论是周边环境,还是教堂本身的外观,显然都经过了精心的整治,让这段历史印记得以保留下来。教堂前有一个小广场,立有“容桂时光”的标志牌,说明这是一段值得保存的美好记忆。
洛阳 古桥位于容桂翠竹中路一个不起眼的角落,这里有一条名为织窝涌的小河,流到这里就断了, 洛阳 桥就架在这条河涌的尾部。估计以前这条小河是一直向前延伸的,不然也没必要建这座桥了。因为这个地方在地图上没有标注,不太好找,旁边有家叫“ 越南 特产”的店铺,可以暂时作为其导航定位点。
此处修有一个观景台,河边修有栏杆,栏杆外面的河涌上,就是苦苦寻找的 洛阳 桥。这是一座单孔石拱桥,用的是粗砂岩,呈现为红色,在我看来就是红砂岩,这种岩石在 广东 地区的古建中比较常见,通常用来做墙基。路边有一个标志牌,从上面了解到,这座古桥始建于北宋熙宁五年(1072年),建造者叫岑国英,是 顺德 最早的梁式单孔石拱桥。“梁式”是一个专业术语,大概是指桥梁的承重方式。
岑国英是谁?不得而知,算日子 洛阳 古桥已有近千年的历史了。据考证,这座桥在明弘治九年(1496年)、明正德年间(1513年左右)和2007年进行过三次修缮,但与始建时的原貌差异不大。这种拱桥没有桥墩,主要依靠石头间的巧妙连接组成桥梁并将重力分散,现在看来,设计依然十分精美。至于为何取名 洛阳 桥?虽然没有找到相关资料,但十有八九和中原先民南迁有关。
要想深入体验古桥的魅力,当然得从上面走上几个来回。旁边有条小巷,叫大市直街,钻进这条古巷,很快就来到古桥的旁边。由于这些年工业化的发展,以前清澈的河水变得有些浑浊,但满身沧桑的石桥依然横跨在这里,仿佛在向后人诉说几百年间的风风雨雨。
站在古桥的中间,颇有些居高临下的感觉。桥面的石头上刻着菱形的防滑花纹,依然依稀可辨。桥两边的护栏只有25厘米高,但因为桥面宽阔,并不会感觉到害怕。还好后人并没有画蛇添足地装上现代化的金属栏杆,这样的原生态是最好的状态,不然就毁了。
沿着 洛阳 桥所在的织窝涌继续向上,就能发现另一座古桥,名为秀桥,是容桂公认最秀美的桥。此地建有一个公园,名为秀桥公园。
和 洛阳 桥一样,秀桥也是一座单孔拱桥,由白石砌成。修建拱桥时,为提高其稳固度,同时保证船的通行,桥面会比较高,从而造成坡度较大。这座桥的最大特点就是坡度平缓,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桥体向两侧延伸。秀桥每级石阶的高度仅有10厘米,对于老人家来说非常方便,可见设计者的心思。这样的设计,也让这座桥显得秀巧别致,秀桥之名也因此而得。
据了解,这座桥最早建于清代早期,原本和 洛阳 桥一样,也是由红石筑成,因年久失修,渐成危桥。现在看到的桥已改为白石,是由在 香港 经商的叶渭泉先生首倡重建,并捐出了主要费用,再加上 香港 及本乡热心人士解囊相助,于1919年春竣工。叶先生的继母生前经常过此桥,曾在桥顶时感觉桥身震动,临终前嘱咐儿子要修好秀桥,叶先生此举正是为了实现继母的遗愿。
桥头有一座小庙,名为 南阳 祖社,里面供奉的神像看起来像是土地,因为对 中国 的传统文化了解并不深入,无法做出准确判断。供台两侧的对联是“秀桥传世泽,老社 保康 宁”,大门的对联是“南天瑞接长塘宅,阳气光腾烟管公”。第一副好理解,第二副中的“烟管公”就有些搞不懂了。更好奇的还是“ 南阳 ”二字,这也让人联想到 洛阳 桥,这些中原的地名频繁出现在这里,显然并不是偶然的。
在容奇大桥桥南容桂一侧的105国道边,隐藏着一座观音堂,虽然规模不大,但每年的正月二十五日半夜到二十六日凌晨,这里就挤满了祈福的民众,人山人海。
这座观音堂虽然位于国道边,但因为前面还挡着一家容莲宾馆,所以,在马路上是无法看到的。之前曾经有规划将容莲宾馆搬迁,以扩展其发展空间,估计也是受疫情的影响,目前并未见有任何进展。不过,其北面的白莲公园,早已建成并对外开放。白莲公园和观音堂相连,只是目前被人为隔开,未能相通。
需要绕到容莲宾馆后面,才能看到观音堂的大门。平日里,来此祈福和参观的只有寥寥数人。进入大门后,右边是两座相连的房屋,外面的一座是三元宫,里面的一座就是观音堂。观音堂前面有一方池塘,里面种着莲花,据说就算播下红莲种子也会开出白色的莲花,所以称白莲池,池塘前立有一尊观音座像。观音堂、三元宫和观音像都朝向北方,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相传南宋年间, 广西 有一风水先生寻龙脉至此,发现此地遥对大良的十八座山头,估计就是现在的顺峰山一带,其形象为“十八诸侯朝天子”。他将其地形绘成图北上 江西 找师傅求证,师傅认为山头无古树,所以应该为“十八罗汉拜观音”。风水先生不以为然,便回 广西 背父母骨殖前 来安 葬,因山高路远,交通不便,一年有余才回来,却发现乡人早在此地建观音堂。风水先生一气成病,病故在这里,当地人立碑赞其为“ 南宁 社稷之神”。顺峰山位于此地的北面,这正是观音堂朝向北方的原因。
观音堂的历史已近千年,足见其香火的鼎盛,尤其是正月二十六的观音开库日,来自周边地区、甚至港澳和 新加坡 的善男信女,一夜间可达十万余人。大家趁着当天观音“开库”,借钱作本,等赚了钱再来归还。疫情打乱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可能观音 菩萨 也觉得奇怪,这两年怎么没人来借钱了?
顺德 中心城区位于大良,城市中轴线一直跨越德胜河,来到对岸的容桂,这里建有一座规模宏大的 顺德 发展馆,集中展示了改革开放以来 顺德 的发展之路。其外形酷似飞机发动机,象征着 顺德 经济的强劲动力。
德胜河的河水来源于西江和北江,往下则从 广州 南沙注入珠江。在城市中轴线德胜 河南 岸,建有德胜河滨公园,站在这个公园里,眺望对岸的 新城 区,高楼大厦林立,俨然就是一座现代化的大都市。然而,如果时光倒退20年,那里还是一片鱼塘。改革开放后,由于制造业的快速发展,让 顺德 经济也得以突飞猛进,但城市化建设却未能跟上,直到2000年之后,才开始加大这方面的投入,城市面貌也得以焕然一新。
在 顺德 发展馆的前面,新立了一块巨型的黄腊石,上面刻着七个红色大字:“发展才是硬道理”,这句话大家都很熟悉,是小平同志的名言。这几个字看似普通,但却如定海神针一般,坚定了人们的信心。
为什么要把这几个字刻在这里呢?除了契合 顺德 发展馆的主题之外,其实还有另外的原因。
原来,1992年1月29日,小平同志南巡专门来到 顺德 ,到 广东 珠江冰箱厂考察。珠江冰箱厂也就是科龙的前身,科龙如今已被海信收购,离此地也只有数百米的距离。在这里,小平同志充分肯定了 顺德 改革开放取得的成果,并提出了一个举世闻名的论断:“发展才是硬道理”。
看到这里,我们就明白了,正是因为这句话最早是从此地提出来的,将它刻在石头上,作为永久之纪念,也就有了更加特别的意义。
在滨河公园的河畔,辟有一间容驿公园书吧,是容桂“百园大战”首个落成的公园书吧。闲坐于此,捧读一本图书,闻着淡淡的书香,看着德胜河中来往穿梭的货船,不禁感慨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