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发日期/2024/03/30
天数/8天
人均费用/5000元
人物/三五好友
玩法/深度游 清明
和朋友一起出行,车费、住宿和餐费都平分,省了不少。
交通:2096.5元
住宿:1077.4元
餐费:正餐753元,水果+零食440.4元,合计1193.4
门票:596元
其它:140元(租讲解器等)
总计:5103元
往返订的都是是晚上的机票,加上保险一共是1221元。
+1
+1
这个酒店忘记拍照了,位置差不多是离机场、太原站和太原南站距离都差不多。一楼是洗浴,会送门票,不过因为楼下是洗浴,房间里会有股澡堂的味儿,而且房间里的热水热起来很慢。
一共住了3晚,3月29日103元/晚,4月1-2日359元/2晚,合计462元
离代县火车站很近,步行1公里多,离县中心有点距离,房间比较大,但是卫生间有点小,洗澡时马桶就会淋湿了。1晚:140元
+1
+1
+1
也是拼车司机推荐的,共计144元
+1
老妈盖浇肉,特别香,肥肉入口即化,瘦肉也不柴,油有点大。
+1
锡纸鱼,鱼是提前做好定型的,如果有人点就浇上汁,鱼算不上新鲜。
+1
韭菜豆芽炒豆干,豆干挺好吃的。
+1
花生精,一份是一盆,至少可以盛五六碗(正常盛饭的碗),甜中带点咸,适合不喜欢甜食的人。
店面在一个大厦里,对于外地人来说不太好找,价位不贵,味道也不错,服务态度很好。共计110元
+1
黄米凉糕,太原特色
+1
过油肉,也是太原特色之一,里面的笋很好吃。
+1
石磨嫩豆腐花
+1
凉拌苦菜,不知道是什么菜,但是真苦。
最不推荐的一家店,贵且难吃。共计348元
+1
百花稍梅(秧草虾仁儿)在点的菜里算是味道不错的,每只里面有小小的半只是虾仁儿。
+1
百花稍梅(台蘑酱肉)里面葱放太多了,盖住了其他的味道
+1
武后白菜,里面有一两个瑶柱,调料味过重。
+1
酥肉烩菜,因为里面有海带,没有处理好,有腥味。
+1
樱花虾炝辣木苗,是服务员推荐的,虾是干巴巴的,辣木苗据说是云南的一种时令蔬菜,有股特殊的味道,吃不惯。
看着就餐人多,跟着进来的,共计165元
+1
凉拌柳树芽,就是外面柳树的芽,咬不烂,还有股怪味儿。
+1
台蘑杂粮包,台蘑酱给的倒不少,但是有一股土腥味儿。
在代县文庙对面两侧,是包车司机推荐的苍蝇馆。共计78元。
+1
这是旁边吃饭的游客推荐的,说是现做的,朋友说肥肠不好吃,豆腐也没入味。
+1
猫耳朵,据说是用手捻出来的,但这一看就不是,跟超市里卖的通心粉口感差不多。
+1
炒鱼鱼,正常应该是一种面食,但是这家就是粉丝炒豆芽。
加上2杯酸奶,共是204元
+1
代县熬鱼,几乎每桌都点了,味道确实不错,鲤鱼新鲜,没有土腥味,而且入味,里面的小油条泡汤很好,就是有点咸。
+1
清香兰心苗,兰心苗是当地一种蔬菜,很解腻。
没想到我也能拼车拼到豪车,也很荣幸成为一位女车主滴滴生涯的首单,伴随着行李箱在后备箱咣当咣当的声音中,终于安全到达目的地,顺拼到豪车是有原因的。
早上开馆就进去,下午2点多才意犹未尽地出来,里面的文物太精美了
+1
愤怒的小鸟----鸮卣(xiāo yǒu)
商,高19.7厘米,口长径12厘米,短径8.6厘米。1956年石楼县二郎坡村出土。盛酒器。形如两鸮相背而立。盖为双鸮首,环目,尖喙,弯眉,盖中央置四阿顶方柱钮,饰雷纹。腹作双鸮身,子口微敛,垂鼓腹饰卷曲羽翼纹。身下为四爪,两两相背。盖腹相合,两鸮昂首背立。商代晚期青铜器精品。不仅实用,也是精美的艺术品。鸮是我国古代对猫头鹰一类鸟的统称。
+1
兽形觥(xiāo yǒu)
商,高21.5厘米,长24厘米。1976年灵石县旌介村出土。酒器。整体状如蹲兽。前有宽流,下承高圈足。盖前端为龙首形,与上翘的流口扣合为颈,高浮雕粗角、尖耳,眉目突出,颈部起扉棱至盖面中部;盖后部作兽面,双耳高耸;器腹前、左、右起扉棱,后有兽首形鋬。盖部以云雷纹衬托两个兽头,器身则以三条扉棱为中轴组成兽面主纹,口沿下饰昂首卷尾夔龙纹,圈足饰夔凤纹,均以云雷纹衬地。三层花纹。商代晚期青铜器精品。
+1
+1
鸟盖人足盉(hé)
西周,高34.6厘米。1992年曲沃县北赵村晋侯墓地31号墓出土。盛酒器,出土于晋献侯夫人之墓。器体扁圆,顶有长方形口,口沿外侈,上有圆雕的振翅鸟形盖,以熊形链条与器体相接,前有昂首曲颈的龙首形流,后为兽首形鋬(pàn),器下为两个祼体的半蹲人形足,身前倾,背负器身,表现出两人负重时的姿态。盉身上部饰体躯相交的龙纹,两侧由内向外依次饰蜷曲龙纹、鳞纹、斜角云纹。
+1
高柄小方壶
春秋,高28厘米,最大腹径8.9厘米。1988年太原市金胜村赵卿墓出土。共2件,大小、形制、纹饰相同。盝顶式盖,上有四个对称环形小钮,以子口插入壶的母口内。壶为小方口,颈部微敛,溜肩,鼓腹,下腹内收形成平底,下承高柄喇叭形足。盖面四角饰心形图案,中央方框内两龙呈“卍”形相交,龙昂首卷尾,其一加绘黑线,以示雌雄之别。壶身饰菱形和几何纹图案,高柄和圈足饰三组神鸟纹,鸟昂首阔步或伸颈长鸣,寓意深奥。该壶纹饰内嵌多种矿物组成的黑色物质,主要是石英、长石、褐铁矿、锡石、孔雀石等成分组成,制作精美,极富装饰效果。
+1
铜牺立人擎盘
战国,高14.5厘米,长18厘米,盘径14厘米,重1.38公斤。1965年长治市分水岭出土。盘为圆形,侈口,平底,下接支柱,可以灵活转动,盘底以镂空蟠虺纹装饰。牺牲体肥硕,面部表情温顺,双目圆睁,长吻大耳,四足短而粗壮,站立平稳,牲背上站立一人,面目清秀,束发垂脊,身穿右衽长袍,双臂前伸,手握盘柱。“牺”是古代祭祀所用牲畜的称谓。该器的功能尚待进一步研究。
+1
晋侯鸟尊
西周,高39厘米,长30.5厘米,宽17.5厘米。2000年曲沃县北赵村晋侯墓地114号墓出土。盛酒器。出土于第一代晋侯燮父墓中。整体造型为伫立回首的凤鸟形,凤尾下弯成一象首,与双腿形成三点支撑。器盖和腹底铸有铭文,“晋侯作向太室宝尊彝”,说明该器为晋侯宗庙祭祀的礼器。
+1
人足方盒
春秋,盒作长方箱式,下承人形四足,顶部双翻盖,设虎形双钮,方盒四面中央各攀爬一条回首龙纹,盖面和四壁饰变形龙纹,造型奇特,做工精巧。这类器物多出于女性墓中,可能用作盛放化妆用品的奁盒。
+1
雁鱼铜灯
汉,高58cm,长40cm。1986年襄汾县吴兴庄出土。鸿雁伫立,回首衔鱼,雁颈与灯体以子母口相接,鱼身与雁颈、腹腔中空相通。圆形灯盘附柄,可自由转动,盘下圈足与雁背直口套合。鱼腹部与灯盘相对应为圆形覆口,覆口与灯盘之间插立两块弧形屏板,交错开合,既能挡风,又可调节灯光亮度,灯火点燃时,烟雾通过鱼腹和雁颈导入雁腹,可防止油烟污染空气。屏板、鱼鳞和雁翅均有彩绘。
+1
雷纹爵
商,省吕梁市石楼县桃花庄墓葬出土
+1
晋侯𣂜(pǐ)壶
西周,高68.8厘米 ,腹最宽35.2厘米。1992年曲沃县北赵村晋侯墓地8号墓出土。盛酒器,出土于晋献侯墓中。共两件,形制、纹饰、铭文基本相同。椭方形,带盖。长颈,象鼻形兽头套环双耳,鼓腹,圈足。盖部为高浮雕镂空波曲形装饰,盖面饰体躯交缠的吐舌龙纹;颈部上下依次饰兽目交连纹、波曲纹和鳞纹,腹部饰双体龙纹,龙首为高浮雕,圈足饰兽目交连纹。盖内铸铭4行26字,“唯九月初吉庚午,晋侯 (pí)作尊壶,用享于文祖皇考,万亿永宝用”。晋献侯“ ”是墓地中唯一能与《史记•晋世家》记载姓名相吻合的一位晋侯。
+1
龙形觥(gōng)
商,高19厘米,长43厘米,宽13.4厘米,1959年石楼县桃花者村出土。酒器。通体呈龙形,前端为龙首,露齿昂翘,瞠目张角,龇牙咧嘴为流。盖面饰龙纹与前端龙首衔接,衬涡旋纹。腹两侧以涡纹和云纹为衬托,主纹饰鼍纹和夔龙纹,头向与龙首相反,颇富动感。一边一对贯耳用于悬挂;圈足饰相对的夔龙纹,更增稳定之感。特别是鼍纹在青铜器中极为少见,鼍即鳄鱼。是商代晚期“方国”青铜文化的代表作品。
+1
银椁:银椁外通体镂刻,并镶嵌珍珠、绿松石、红玛瑙等珠宝。
太原龙泉寺唐代地宫出土五重宝函特展”。五重宝函为唐代文物,出土于太原龙泉寺一座地宫,以石函、木椁、铜椁、银椁、金棺的顺序由外向内依次安放。其中最内部的金棺中藏有23粒佛舍利子,见证了古印度舍利瘗埋文化与唐代传统丧葬思想的结合。铜椁。铜椁四周镶嵌佛足、四神及铺首衔环,椁门两侧立有弟子像。
金棺。金棺长8厘米,宽4.5厘米,高7厘米。分为棺盖、棺身、底座三部分。
铜椁四周镶嵌佛足、四神及铺首衔环,椁门两侧立有弟子像。
木椁饰有佛足、四神、铺首衔环、力士等铜饰件。
石函盖外表刻有文字,根据铭文可确认,舍利宝函为武周至唐睿宗时期遗物。
+1
凤鸟纹提梁卣(yǒu)
西周,绛县横水棚国墓地2158号墓出土,卣,古代用来盛放秬鬯的祭器。凤鸟纹是青铜器上常见的纹饰,商代鸟纹多短尾,西周鸟纹多长尾高冠。商周时期的凤纹,大多以雄浑、肃穆、稳健而见胜,显示了奴隶制社会的等级森严、凝重保守的风气和当时的审美情趣。
+1
立鸟形灯
战国,通高14厘米,整件文物造型为一只振翅欲飞的小鸟,立于镂空圆形底座上鸟首处接一曲折状盘柄,上承一莲瓣形灯盘鸟首与鸟尾高高翘起,脚下双爪踩着一只虎,虎爪抓着两条蜿蜒盘曲的蛇,小鸟造型活灵活现,羽毛刻画得极为细致,工艺之精湛令人惊叹,从灯盘镂空以及中间的灯钎推测这件灯可能是插蜡烛使用,整只灯大量使用了镂空设计,配上灵动的小鸟形象,非常可爱、动人。
+1
母子丁天鼋(yuán)觯(zhì)
商,这件母子丁天鼋觯历经3000多年,部分表面已氧化形成绿色锈斑。该器通高约15厘米,椭圆体,分盖和身两部分。盖向上隆起,呈椭圆冠状,顶设菌形钮。盖面饰两个对称的浮雕兽面纹:臣字眼,眼珠凸出;平直眉,眉梢内钩;大张口,獠牙毕露;扁鼻头,鼻梁向上。鼻梁上还有两组弯钩形纹,似乎神兽正在呼呼吐气。颈部与圈足部饰对称的夔龙纹,直身,卷尾,另饰几道弦纹。腹部饰两个对称的浮雕兽面纹,与盖面的图案大致相同,相互呼应。该器的兽面纹没有兽角,也没有底纹,因此推测其时间应为商代中期。因为商代早期的兽面较之要简单一些,而晚期的兽角和底纹都很繁复。器内和盖内有铭文:“女(母)子丁天鼋。”
+1
蟠蛇纹镂空鼎
春秋,通高24厘米,口径26.3厘米,新绛县柳泉村出土,附耳折边,弧腹平底,下承三个兽蹄足,鼎腹有内外两层。蟠蛇纹镂空鼎是晋博所有鼎类青铜器中造型最特殊的一个,鼎腹有内外两层,顶腹外层是在鼎颈和底之间附加的,为两周镂空蟠蛇纹,表现为头高昂、身体卷缠似游动的群蛇形象,内层即鼎腹,兽蹄足根饰兽面纹。这种外层镂空铸造群蛇形象是传统的铸造工艺难以达到的,为目前国内所见用“失蜡法”铸造铜器最早的范例。而这种青铜器铸造方法大量的出现在湖北曾侯乙墓出土青铜器中,而且曾侯乙墓中出土的使用失蜡法铸造的青铜器更大、更复杂、更精美,具有明显的技术延续性。
+1
兽面纹盉
商
+1
敄父方觚(gū)
西周,高30厘米,口径17厘米,2006年绛县横水墓地出土。器体呈天圆地方形,敞口,长颈,直腹,方足外撇,边沿加厚,四周出扉棱,颈部饰蕉叶形兽面纹,下饰凤鸟纹,腹部饰兽面纹,方足饰兽面纹,上方有凤鸟纹,整体均以云雷纹为地。方足内有九字铭文和族徽。
+1
目云纹提梁卣
高25.7cm,宽20.8cm。一级文物。公安机关移交。酒器。带盖,盖为觯形。直口,长颈,弧形提梁,两端以貘首装饰,鼓腹,圈足,盖与腹部均饰目云纹,表面锈蚀光滑、有光泽。
+1
兽面纹方彝
西周,绛县横水墓地出土。长方体,高37cm,口长22cm、宽15.8cm,盖和盖钮均作四坡式屋顶形,侈口,束颈,腹微曲。花纹浮雕。盖和腹的四面饰双龙组成的内卷角大兽面,阔口獠牙,巨睛利爪。口沿下饰双体龙纹。方圈足饰长冠垂尾凤鸟。自盖至足的四隅皆有扉棱。颇显凝重大方。此为倗国铜器。
+1
云纹壶
西周,通高40.6厘米,主要功能是盛酒,它也常与饮酒器配套使用。
+1
兽天鼋献斝(jiǎ)
商,高42厘米、口径21.5厘米,个头很大,横截面为圆形。口沿两边耸立着两根立柱。立柱上部是沙漏了形状,上边较小,圆顶突起;下边稍大,平底略敞。立柱上饰三角纹和卷云纹,且有三道平浅的扉棱。
下有三锥尖足,中间起棱,与颈腹部扉棱连贯一气。扉棱两侧满饰云雷纹,边缘留空。此器造型挺拔优美,纹饰典雅华丽,带有商代的神秘之感。
+1
兽面纹尊
西周,高27.5厘米,口径27厘米,2006年绛县横水墓地出土。体方口圆,腹微鼓。四角有扉棱。花纹粗犷,无地纹。自口沿以下饰蕉叶龙纹和鸟纹,腹部饰大卷角兽面纹,圈足饰兽目交连纹。此为倗国铜器。
娄睿墓陶俑阵
1979至1981年晋祠王郭村发掘出土。娄睿,鲜卑望族,高欢妻娄昭君内侄,历封东安王、太尉、大司空等职,武平元年(公元570年)卒。墓葬壁画长卷多栏式布局,残存220余平方米,描绘出行、回归仪仗等。陪葬陶、釉陶、玉、石、金等多种质地器物,共计848件。娄睿墓是我国北朝考古的重大收获,也是迄今为止太原地区出土的最高级别北齐墓葬,其壁画作品填补了中国美术史北齐实物画作的空白。
+1
俑阵中一眼就看到他,感觉他在溜号。
+1
+1
晋公盘
春秋,高12,口径40cm 重7000克,浅腹平底,内底中央饰有一对精美浮雕龙盘绕成圆形;双龙中央,有一只立体水鸟;双龙之外,还有四只立体水鸟和四只浮雕金龟;再向外延,又有三只圆雕跳跃青蛙和三条游鱼;最外圈,则有四只蹲姿青蛙、七只浮雕游泳青蛙和四只圆雕爬行乌龟。这些圆雕动物,都能360度转动,鸟嘴可以启闭、乌龟头可以伸缩。 内壁铭文七处,每处三行,共183字。这些铭文传递了春秋中前期极为珍贵的历史信息,在青铜器中实属罕见。
+1
獏尊
西周,高11厘米,长18厘米,2006年绛县横水墓地出土。短颈,圆眼,圆形大耳,鼻稍长,短尖尾,四足粗壮,背部有盖,鸟形钮,通体饰鳞纹。生动可爱。此为倗国铜器。
獏为哺乳类动物,似猪似象似熊,在距今100万年到1万年之间广泛生存于温暖潮湿的环境。目前在东南亚尚存它的近亲——马来獏。西周青铜獏尊在横水发现,说明当时中国还有獏类生存。
下火车后,遇到一对热情的开黑车夫妻,本来只是打车到酒店,大姐问去不去雁门关,我们2个人100元,因为我们要去酒店放行李,吃中午饭。大姐说可以等我们,特别热情。我们吃完饭,已经往雁门关方向走了10多分钟,大姐跟我们说100元是到南门的,要是到北门得加80块钱。瞬间心情就不好了。其实这个价格在我们上车时跟我们讲好一点问题都没有,车开出一段距离再讲,有种坐地起价的感觉,也是怪我们上车前没有问题清楚。
+1
+1
+1
+1
+1
+1
+1
这个塔是二零零几年修的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我们进到博物馆里面找一位讲解,是位大叔,讲的很好,一定要找讲解,要不然精彩就打折了。
三绝:宋代彩塑、周柏、难老泉
三宝:圣母殿、鱼沼飞梁、献殿
三匾:水镜台、对越、难老
+1
三绝-宋代彩塑
+1
三绝-周柏:周初所植,距今逾三千年。树身向南倾斜,龙蟠虬屈,形似卧龙,俗称“卧龙柏”。宋欧阳修有诗赞曰:“地灵草木得余润,郁郁古柏含苍烟。”
+1
三绝-难老泉(网上的图片)
三宝:圣母殿、鱼沼飞梁、献殿
+1
三宝-圣母殿:是全祠的主殿,大殿创建于北宋太平兴国九年。殿周围廊,是我国现存古建筑中“副阶周匝”的最早实例。
+1
殿内供奉的是西周时周武王的妻子,周成王和唐叔虞的母亲,姜子牙的女儿邑姜。
+1
+1
+1
前廊中的八根木雕盘龙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
+1
三宝-鱼沼飞梁:是我国最早的十字形古桥,它是我国桥梁建筑史上利用特定境成功营造的杰作,对于研究我国桥梁建筑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三宝-献殿:为金代建筑,是祭祀时陈列供品的场所。献殿建筑结构简单,不弱不费,是我国唯一的殿和亭结合的建筑
+1
+1
三匾-水镜台:“水镜”,取自《汉书·韩安国传》:“清水明镜不可以形逃”,意为忠奸善恶尽人皆知。
+1
三匾-对越:对越二字,出自《诗经·周颂·清庙》:“对越在天。”意为报答宣扬祖先的功德。
+1
三匾-难老:难老,句出《诗·鲁颂·泮水》:“在泮饮酒,……永锡难老”。 此匾为晋祠第一名匾,被誉为三名匾中的“神奇之笔”。
+1
+1
水镜台,是现存较大的明清戏台。《西游记》中大闹天宫孙悟空变的庙原型就是水镜台。其意为忠奸是非,在清水明镜中昭然若揭,显现原形,故曰“水镜”。水镜台前台立十二根明柱支撑卷棚式屋顶。后台台身四角立柱,有两面围廊与前台连成一体。其中“勾心斗角”式结构利用斗拱层次配合,展示了建筑结构的交错和精巧,工艺水平之高,几近复现了阿房宫“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的大气壮观。
+1
金人台, 也称“莲花台”。台为方形,台中央建有一明代琉璃小阁。台四隅各立一尊高约2米的铁人,因铁为五金之属,所以称金人台。
西南隅的铁人,是仿佛教天王塑造,威武勇猛、摄人心胆。这尊金神采用北宋先进的冶炼铸造工艺(拉皮腹膜、分部铸造)代表了宋代铸铁艺术的最高水平。
东北角一尊为补铸,该金人造型呆板僵硬,头身比例失调,瑕疵较多,铸造技术较差。
Copyright ©2021 Qunar.com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0542京ICP备05021087号京ICP证060856号营业执照信息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京)-非经营性-2016-0110去哪儿网投诉、咨询热线电话95117举报、投诉邮箱: tousu@qunar.com全国旅游投诉热线: 12345
未成年人/违法和不良信息/算法推荐举报电话:010-59606977未成年人/违法和不良信息/算法推荐举报邮箱:tousu@qunar.com
导航区
ALT+1
预订区
ALT+2
产品区
ALT+3
内容区
ALT+4
强烈建议使用鼠标滚轮或键盘左右键
来浏览,效果更佳哦~
都说地上文物看山西,就想去见识一下。这次去的景区,卫生、服务比之前去过的都要好,很多卫生间洗手都是温水,特别是恒山入口摆渡车售票的小哥哥,很细心地提醒,把票收好。雁门关的卫生、服务是最差的,售票的小姐姐很不耐烦,卫生间是旱厕,一个很深的洞,味道也很大
其实准备什么只是看个人习惯而已,有人背包就走,而我是什么都带。像一次性马桶垫,浴巾,洗脸巾等等,但是厚衣服一定要带一件,五台山的气温比其它地方要低不少,走的时候,山顶的雪还没有化。
和朋友一起出行,车费、住宿和餐费都平分,省了不少。
交通:2096.5元
住宿:1077.4元
餐费:正餐753元,水果+零食440.4元,合计1193.4
门票:596元
其它:140元(租讲解器等)
总计:5103元
第一天:家---机场---酒店:77.6元
第二天:酒店---太原站---大同南站---华严寺---浑源,高铁、出租车(顺风车)车费182元
第三天:酒店---恒山---悬空寺,出租车车费35元
第四天:酒店---浑源汽车站---应县木塔---应县火车站---太原南站-饭店,高铁、出租车(顺风车)车费113.5元
第五天:酒店---山西博物院-青铜博物馆-饭店,顺风车车费17.8元
第六天:酒店---五台山---黛螺顶,拼车车费148元
第七天:五台山出租车车费25元
第八天:酒店---停车场---五台山火车站---代县火车站---雁门关---饭店,大巴、火车、出租车、包车车费126元
第九天:酒店---代县火车站---太原站---晋祠公园---机场,火车、出租车(顺风车)车费150.5元
合计:875.5元
这个酒店忘记拍照了,位置差不多是离机场、太原站和太原南站距离都差不多。一楼是洗浴,会送门票,不过因为楼下是洗浴,房间里会有股澡堂的味儿,而且房间里的热水热起来很慢。
一共住了3晚,3月29日103元/晚,4月1-2日359元/2晚,合计462元
没想到我也能拼车拼到豪车,也很荣幸成为一位女车主滴滴生涯的首单,伴随着行李箱在后备箱咣当咣当的声音中,终于安全到达目的地,顺拼到豪车是有原因的。
几年前在周末的时候来过大同,因为时间有限,只去了云岗石窟和大同城墙。
早上开馆就进去,下午2点多才意犹未尽地出来,里面的文物太精美了
娄睿墓陶俑阵
1979至1981年晋祠王郭村发掘出土。娄睿,鲜卑望族,高欢妻娄昭君内侄,历封东安王、太尉、大司空等职,武平元年(公元570年)卒。墓葬壁画长卷多栏式布局,残存220余平方米,描绘出行、回归仪仗等。陪葬陶、釉陶、玉、石、金等多种质地器物,共计848件。娄睿墓是我国北朝考古的重大收获,也是迄今为止太原地区出土的最高级别北齐墓葬,其壁画作品填补了中国美术史北齐实物画作的空白。
我们早上快十点才到五爷庙,运气比较好,人不多,排了不到半小时队就进来了。
我们进到博物馆里面找一位讲解,是位大叔,讲的很好,一定要找讲解,要不然精彩就打折了。
三绝:宋代彩塑、周柏、难老泉
三宝:圣母殿、鱼沼飞梁、献殿
三匾:水镜台、对越、难老
三宝:圣母殿、鱼沼飞梁、献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