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发日期/2016/08/02
天数/3天
人均费用/450元
人物/三五好友
玩法/自驾 美食
为了更好领略到只有乡路上才能看到的美景和风情,中秋自驾,我们选择了不走高速。考虑到摄影光线的因素,早晨5点,带着旅途前的激动,我们一行三人踏上了对新景点的探寻之路。 哈尔滨—蛟河—天岗镇—太平山村—老虎洞中国石瀑群
这条路走起来真的很顺,真没想到国道这么好走。速度能在80上下,还能一路观赏四处的风光。最重要有一点,从哈尔滨到蛟河,全线就一个周家收费站,只收费20元钱,回来也是20元(如果走吉林返程,收费是10元+20元)心中窃喜。推荐给大家,哈尔滨再去吉林或蛟河方向,就这么走。
方向:吉林蛟河。
途径:榆树、舒兰。
行驶时间:5小时。(早这么计划的,边走边玩,实际用不上这么久)
行程路线:哈平路直走进入哈五公路,沿哈五公路,往五常、吉林方向直行约50公里。(注意不要进入五常)至309到308公里标数之间,右转驶出哈五公路。出黑龙江界,进入吉林界(注意这是此行的关键)。沿202国道继续行驶43公里到榆树,右行沿榆树外环或穿过市区继续上202国道往舒兰方向行驶,进入210省道。行进63公里过舒兰换204省道行驶88公里到达蛟河。蛟河出发沿302国道行驶65公里,出石材厂第一个石桥往右转就抵达太平山村,继续上行3公里,到达此行的目的地终点——中国石瀑群。旅途非常顺畅。
+1
关键转折点提示。通往目的地的路口,这里很重要,继续前行就错了。到这里一定右转。
+1
+1
这个是302国道观景台。经过拉法山,到了这里,基本上就快到此行的目的地了。道路右侧是良田,道路左侧更有美景,因为那里不但有松花湖,还有红叶谷。一路美景陪伴,好不惬意。旅游真是生活啊!选国道、省道、甚至乡道就是这个原因。有时候,在时间完全充裕的情况下,真感觉走高速不但是一种浪费,更是一种奔命!
+1
302国道,这是一条非常适合旅游的国道。不但路况好,途径的景点多,而且路边的景色伴随着道路的延伸在不断变化。到了每年的“十一”前后,路两旁的五角枫叶更是令你目不暇接。
这条街风靡全国了,咱东北人都知道。当地的百姓用河边上长的一种叫把蒿,又叫蒿子秆的东西做配料,炖金鳞大鲤,味道鲜美,且有很多助疗功效。后来,这道菜演变成吉林菜的代表,并在全国迅速蔓延推广起来。不过各地经过改良,风味各有不同啊!小编多年前收集过一个独特的配方,屡试不爽,成为日常生活中吃鱼就离不开的办法了。此处省略200字。
不过,这条街上的庆岭活鱼最近有些“变味”,毕竟成旅游区了。我们经常会发现很多原始中美好的东西,一但进入商品化。其品牌力度和持续经营的张力就大打折扣,有的甚至沦为低价兜售,甚至假冒伪劣。这里留给大家更多的思考吧,小编无意多谈。
最原始的庆岭活鱼纯属一道家常菜,因此也是盆上盆吃的,非常爽,因此当地人都说,“梁山好汉是大块吃肉,庆岭是大盆吃鱼”。现在,无论网上有多种庆岭活鱼的做法,不在庆岭本地,你是绝对做不出正宗的庆岭活鱼的。这就是风味出自本土的道理。
+1
哈尔滨方向过来的庆岭活鱼一条街的大门
+1
庆岭活鱼一条街,饭店多的缘故,家家门前站着女同胞揽客,还给免费洗车。
+1
返程又到庆岭活鱼一条街,建议买点山特产品回去,比如说应季的蘑菇。
没等写呢,想起来就馋。这里的美食简直了。作为林蛙之乡,首推林蛙。各个村子都有很多林蛙养殖专业户,家家靠养殖林蛙致富。这里的林蛙呼吸的是山里的空气,饮用的是山泉水,食用的是绿色营养,因此各个腿壮肉肥,吃起来圆润上口。
再有就是这里的山野菜和蘑菇。那质量,没个比,我见过很多闻起来山香吃起来肉香的蘑菇,但很少见品质这么好的蘑菇,此行不亏,大快朵颐!
还有这里的玉米,里面个个满浆,早听说吉林的玉米好吃,果不其然啊!
+1
还没出锅呢,就忍不住了——
+1
出锅以后是酱婶儿滴!
+1
看人家这炒蘑菇,全是蘑菇腿,干货呀!
+1
来电了,真正的笨咸鸭蛋呀!
+1
农家煎溪水里的小鱼,原味呀!
+1
别光盯着肉鱼的,来点山野菜也行啊,这可是山上刚採下来的呦!
+1
满桌子的丰盛。亲眼见邻座个个都是大菜码呀。撑死了!
+1
吃点白木耳清清口吧!
+1
得闲来点当地山上采的松子儿。谁说我是吃货!!!
中国石瀑群所在地,老虎洞山寨唯一的一处接待场地。15桌的大厅,多铺大炕可容纳百人住宿,也有适合不同需要的包间的,旅游旺季,100元一间,可以住4个人,蛮实在的,也因此旅游旺季天天爆满,知道原因是什么吗?除了小老板的实在和饭菜实惠外,其绿色和天然,看完本篇就全知道了。
+1
老虎洞接待中心 摄影/贵客
为了更好领略到只有乡路上才能看到的美景和风情,中秋自驾,我们选择了不走高速。考虑到摄影光线的因素,早晨5点,带着旅途前的激动,我们一行三人踏上了对新景点的探寻之路。
天岗镇,东临蛟河,西临风光秀丽的北国江城吉林市,吉林十强镇,石材工业园区在东北位居第一。天岗旅游的代表,就是中国石瀑群。蛟河出来,在走过拉法山、红叶谷、庆岭活鱼一条街、松花湖后,我们终于到了美丽的天岗镇太平山村。连途径的路上,都满是石头建筑,哪怕一个观景台。
历史上的天岗镇,是一个依靠石头生存的地方。这个地方石材因质量好而闻名全国,其地位全国居于第四,我们路过的石材一条街,非常壮观。
现在,天岗镇已经成为集矿山、采集、农业、旅游为一身的先进镇了。仅旅游资源开发的就有窝集口,冰湖沟,红星水库等。
过了太平山村不远,就是天岗镇所在地,沿途到处都是石材厂,石碑石刻等排列在整条街道两侧,构成了中国石材一条街吗,也形成一道特有的风景。
+1
天岗石景 摄影/贵客
+1
老虎洞石寨,藏在深山,却一点也不寂寞。 摄影/贵客
+1
老虎洞街拍 摄影/贵客
+1
老虎洞街拍 摄影/贵客
+1
这个山货名字叫榛蘑,老虎洞的山上俯拾即是,非常多。最重要的是味道鲜美,东北有个名菜大家都知道,叫做“小鸡炖蘑菇”,用的就是这种蘑菇。不过那可是干制后泡发的,味道更独特。用这种鲜蘑炖骨头汤,味道那个浓郁,就别提了。
+1
这里原始到蘑菇等各种山货品种多样,不但品质好,而且还非常多,有些掉在地上的,人们都顾不上去捡,因为,里面还有更好的。眼前的这种叫做榆黄蘑的,就是一种山货奇珍,最好的吃法就是略放点蒜苗清炒,味道堪称绝美;干制后价格昂贵,即使丰收的年景也能卖到60元一斤。
+1
每年秋季,我们无论在天岗段高速路服务区,还是附近各沿路看到的卖蘑菇的,大都来自这里的山里人家。每当旺季,满山到处都是釆蘑菇的人,并且他们哪趟都不空跑。这源于一个字“多”。看看,我们见到的这位大爷笑的多满足。
东北的环境是很微妙的,可能睡一宿觉醒来,外面的环境就变了。这个原来叫做老虎洞的地方,现如今已经发展成著名景区了。这个景区,依托天然石头、溪流和山林,成就了现今的中国石瀑群。
当天下午,我们马不停蹄,一头钻进向往已久的石瀑群。但见越向里走,越是清幽,我们可是叹着美景,嗅着清香一路走下去的。也许太天然了,路上不时能看见小青蛇盘踞在树洞,石头和草丛中。更难能可贵的是,随处都能捡到山梨、山核桃,五味子、山葡萄也是随手即可採来。如果你带了筐子什么的,我保证你不出200米,就会採来满满一筐榛蘑。
+1
主景区,龙吟虎啸的壮观石瀑景象,这阵势还真有些怕人的。快意之余,心里好不惊奇。
+1
于是,从不同角度,拍了很多。石瀑群首瀑,大自然显得很偏爱,把世界上最好的石头都给了这里,使这里有了更多的“石头记”。
+1
石瀑群首瀑晨景,声震方圆几十里,美的让你尖叫。
+1
+1
众人拾柴石头高,巡山人员寂寞时创造了很多自然景观。 摄影/贵客
+1
原始的地貌,加上溪水的作用,使得石头和山林错杂丛生。 摄影/贵客
+1
巨石,很多石头,重达几十吨,堪称巨石密布。 摄影/贵客
+1
景区第二瀑——鼓瀑。鼓瀑,隆隆的瀑水之声把这里壮阔的无与伦比。 摄影/贵客
+1
鼓瀑侧影 摄影/贵客
+1
水急石稳 摄影/贵客
+1
石瀑曜日,此瀑平石,常在阳光下反射各类璀璨的光波。 摄影/贵客
+1
势不可挡 摄影/贵客
+1
石瀑奔腾,瀑水因落差和速度产生打雷一样轰响,有如雷鸣。 摄影/贵客
+1
神虎台。石瀑晒日,曾经有山虎在此沐浴。 摄影/贵客
+1
激流饮石,此处怪石驳杂,激流过处,形成高低落差不同的瀑布景观。 摄影/贵客
+1
百猴争先,瀑水在石头缝隙的作用下,声音如猿猴嘶鸣,加上这里石头在水流冲击下形成猿猴的象形,因此得名此瀑。 摄影/贵客
+1
虎啸瀑,狂风暴雨,虎虎雄风。 摄影/贵客
+1
三角石瀑,有瀑就有渊。 摄影/贵客
+1
神猿入水,有猿在舟。 摄影/贵客
+1
虎爪瀑,象形神似虎爪。 摄影/贵客
+1
巨石谷,70吨重的巨石,在这里司空见惯。 摄影/贵客
+1
卧牛石瀑,因瀑布周边巨石如卧牛观瀑而得名 摄影/贵客
+1
神猴闹水,搅动山景。 摄影/贵客
+1
巨石瀑,瀑因石而阔,石因瀑而活。 摄影/贵客
+1
崩桦与红枫,每年十一前后,这里的枫叶更炫,更纯正。据说,红叶谷的红枫,都是从这里嫁接过去的。 摄影/贵客
+1
山林美景 摄影/贵客
+1
虎憩园,难得片刻的安静。 摄影/贵客
+1
山间急涧 摄影/贵客
+1
石瀑原苔,这里的原始青苔非常厚实,常被人们剥下来,广泛用于再生和美化。 摄影/贵客
+1
巨石苔。说到原始,不经意间我们会发现小青蛇,这种蛇在这里不会攻击人类,因为它原始到没有受过人类攻击。 摄影/贵客
窝集口,满汉语双内容,意即森林海洋的入口处的意思。这个小村有两大特色。第一特色是水果,代表有123果。每年出口东南亚和泰国一百多万吨,由此催生了这里多品种,多特色的采摘园。第二个特点就是大煎饼了。当地百姓不打麻将不耍钱,家家户户每天都在摊煎饼,靠自己勤劳致富的双手,造就了这里独特的煎饼产业。
+1
123果整装待发。一开始真没明白123果是一种什么东西,市场上买几个尝尝,发现软嫩可口。
+1
看着这一切,感觉又一个好年景来了!
去乌拉街,首先看到的是乌拉镇,一个不大,却很繁荣的小镇,乌拉镇继续往里走,就是乌拉街遗址,一个很有故事的地方。
乌拉”是满族语,汉语的意思为“沿江”。乌拉街原称布拉特乌拉,是明朝属地。清朝称此处为“本朝发祥之圣地”。乌拉村的萨满研究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
乌拉街镇是满族主要发祥地之一。早在五千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满族人的祖先肃慎人就在此生活。自古有“先有乌拉,后有吉林”之说。此处西行,就是吉林著名的雾凇岛了。乌拉村旅游景点韩屯村,一个带有满族特色的村落,坐落在松花江中心的一座岛屿。
+1
乌拉遗址 摄影/贵客
+1
乌拉遗址原点将台,现已经成为纪念碑。 摄影/贵客
+1
乌拉遗址老村落 摄影/贵客
+1
乌拉遗址外景 摄影/贵客
+1
乌拉遗址林木 摄影/贵客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乌拉街清代建筑群——魁府,始建于清光绪末年,系晚清地方显宦王魁福的私宅。“魁府”,为青砖建造,山墙顶端的阶梯式建筑尤显古朴壮美。平面布局为二进四合院。主体建筑正房设于南北中轴线上,坐北朝南,两侧厢房左右对称,南面临街处为面阔三间的倒座,大门设在总体平面的东南,两侧置门房各一间,中为拱劵形大门,外墙两侧置有八字抛山影壁。保护范围:建筑院落外延5米以内。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55米。“魁府”是研究清末吉林民居的重要实物之一。
魁府,是乌拉街三府(魁府、后府、萨府)之一。真不巧,这次来魁府正在建设中,相信不远的将来,会有一个更加修正完善的古建筑出现。
+1
魁府 摄影/贵客
+1
魁府 摄影/贵客
+1
魁府内景 摄影/贵客
+1
魁府侧房 摄影/贵客
+1
魁府正门 摄影/贵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