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发日期/2015/10/23
天数/4天
玩法/美食 人文
这是一个一群吃货为了吃一顿阳澄湖大闸蟹而引发的旅行故事....
——题记
又到了吃螃蟹最美味的季节....
在这个季节来临之前,认识了一群步调一致的小伙伴。
性格投契,豁达开朗。
扮得了高冷,玩得起恶俗,装得了小清新,开得起玩笑。
大家时常会一起出门玩耍,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明确分工:
有人是负责统筹规划的,
有人是负责交通住宿门票预订的,
有人负责攻略路线各种吃喝,
有人负责全程跟拍,
还有某人,专门负责逗B。
因为有了一群这么可爱的伙伴,生活忽然变得很丰富多彩。
于是到了金九银十,便有了这场——周庄巴城吃蟹慢生活之旅。
在周庄的那一天,正直霜降。
秋冬交替之际,与三五好友同游,月圆花好,秋蟹肥美。
生活在别处。
在自己的城市里步履匆忙的我们,勤奋而认真地工作。
工作之余放个假,
去往别处的生活中慢下来...
+1
+1
+1
这次相机带了两只。
方先森的 Canon 5D III + 24-70mm
我的小白 Pentax K-r + 35mm F2.4定焦头
我不自量力地放狠话说要跟方先森一较高下。
从实际效果上来看,小白加定焦的表现力还不错,没失我的面子。
所以这次的照片,还是方先森和我一起操刀的。
正方形的图片均用iPhone6S Plus拍摄。
+1
+1
+1
+1
+1
+1
+1
+1
青石板路,石拱桥,清晨薄雾迷蒙,黄昏红霞唱晚。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桨声灯影里的生活,每一步,每一景都显得很有年代感。
边走边拍,从早到晚。
早、晚,是古镇最美的两个时间段。
早起的古镇,光线好,人少,河水中泛起氤氲水气,朦胧笼罩着古镇的清晨,这便是一副浑然天成的写意水墨。
+1
+1
+1
+1
+1
+1
到了夜晚,
河岸的灯笼高挂,窗棱透着暖黄色的光,夜空明月高悬,所有这一切都倒映在静谧河水中,微风拂过,传来树叶轻响,洗去白日的铅华,此刻万籁俱寂。
这边又是另一番风景。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这便是古镇的魅力和魔力。
默然,寂静,欢喜,荣辱不惊。
+1
+1
+1
+1
+1
+1
猫空太有名了,几乎成了江南古镇的标配。
丝袜奶茶,明信片,书籍,印戳,陶瓷杯,手绘地图……
它散发出来的气质与古镇契合得太天衣无缝,
在古镇里,需要的就是这种有点慵懒,又有点小资的调调。
+1
+1
「寄给未来」猫空主营的特色业务之一。
就是将你写好的明信片存放在店里,在你制定的未来某个时间点再帮你投递。这个时间可以是一个月,也可以是一年。
这种概念在当下已经越来越常见,与「时光胶囊」异曲同工。
+1
+1
+1
在猫空,委托店里帮忙投递明信片需要支付2元每张的费用。
如果不是想寄给未来的自己,只是一般性的明信片投寄,完全不需要花钱让店里帮你寄。2元一张的费用还是比较坑的。
其实,在景区正大门,纸箱王创意园的对面,就有一个邮筒,很好找。
+1
各色小物件也很别致可爱。让人很想把它们都带回家。
+1
+1
+1
猫空的小猫,高冷,不怕生。
周庄古镇的门票价值100元,里面包含了沈厅、张厅、全福讲寺、迷楼、怪楼等景点。
既然买了门票,那就让它物尽其值吧。沈厅、张厅可以逛一逛,毕竟是比较著名的园林。
逛园林其实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小到一张桌椅、一个门槛、一面屏风,大到一间厅堂、一座假山、一幢楼宇,移步换景之间有太多的门道。
古人的这些玲珑心思,今人不及其万分之一。
所以,有兴趣有条件的话,就请个导游帮忙讲解一下,能知晓许多关于宅子和宅子主人的奇闻趣事。
我们一行或许就是太随意了,胡乱瞎逛了一下,偶尔蹭了蹭导游,稀里糊涂地逛完了两个大宅,屁颠屁颠地跑去坐船去了。
其实,私以为看过拙政园、狮子林之后,天下任何园林已经如不了眼了。
哈哈,这说话的口气好像有点大,帝都的一票私家园林表示不服。
+1
+1
+1
+1
张厅,在著名的双桥边上。
原名怡顺堂,建于明代,清初转让张姓,改为玉燕堂,俗称张厅。张厅前后七进,房屋70余间。
之所以叫「玉燕堂」,据说是因为张家人刚搬来的时候,正堂前面的那棵古树上,有一只燕子来搭了个窝,于是这位新主人就把他的厅堂改名为「玉燕堂」。
+1
这是一面神奇的屏风,号称天气预报。
据说只要摸摸看屏风的石头上有没有潮湿,就能大概估计天气会不会下雨。
+1
+1
+1
台湾的连锁店,卖点在于里面的商品都是用纸箱制作的。
创意很足。
里面还有个餐厅,餐厅里的桌椅也是纸箱制作的,有兴趣的可以去尝试一番。
+1
+1
+1
+1
+1
+1
蟹庄老板是地陪伙伴认识很多年的。
我们所有人顶着一张惊奇脸,看老板钻进蟹笼子,把螃蟹给拎出来。
从阳澄湖上的蟹笼里现场拣出来的大闸蟹,每人一对,一雌一雄。
没有什么,是比在原产地品尝当地土产更让人鸡冻不已的了!
拎出来的螃蟹,被蟹老板们用细绳三两下就扎好,只等着下锅。
+1
+1
巴城有一种叫做芦粟的水果,学名叫糖高粱,长得有些像甘蔗。
细细的杆,特别松脆爽口,清甜多汁,算是我们等螃蟹大餐前的一道开胃水果。
+1
席间,小伙伴给大家脑补课程。
大闸蟹最原始美味的吃法,就是隔水蒸15分钟。
吃蟹用的蘸料是米醋,配以姜末、白糖。
蘸料需要在蟹蒸好后,一同放进去温一温。
这是有讲头的。
蟹,性寒,所以才要配以米醋、姜末这些暖性的食材,而且锅里温一温之后,蘸料口感更柔和,作用发挥得更充分,与蟹的融合更好。
长姿势了。
+1
+1
据说最会吃螃蟹的女人是林黛玉,在咏蟹诗中写它「螯封嫩玉双双满 壳凸红脂块块香」。
而最会吃螃蟹的男人则是明代才子张岱,曾有「食品不加盐醋而五味全者 无他 乃蟹」的名言。
所以大闸蟹的味美,由此可见。
+1
九雌十雄。
此时的雌蟹,蟹黄实在肥美,让人欲罢不能,啧啧称赞。
一雌一雄,吃完后一阵饱腹的满足感。
酒足饭饱后略作休整。
这让人意犹未尽的大闸蟹,大伙儿又买了一些。
大包小包,打道回府。
+1
沈厅酒家比较特色的,是一道聚宝盆。
有点类似蛋包饭,里面过着瘦肉和菜剁起来的馅。
河虾还算新鲜,酸辣土豆丝还不错。
哈哈,酸辣土豆丝是真爱。。
+1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