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发日期/2018/02/16
天数/7天
人均费用/3000元
人物/三五好友
说起四川,总会让人想到川西的民俗风情,想起三国的历史烟云,想起巴蜀的深厚文化。成都,这座天府之城,它的闲逸,它的风韵,以及它的温柔,令我向往已久。只有走进这里,掀开这幅传统的民俗画卷,才能真正地领略成都风光,品味蜀地风流。就像《成都》这首歌中写到的:
在那座阴雨的小城里
我从未忘记你
成都 带不走的 只有你
和我在成都的街头走一走 喔哦
直到所有的灯都熄灭了也不停留
你会挽着我的衣袖
我会把手揣进裤兜
走到玉林路的尽头
坐在小酒馆的门口.......
“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草树云山如锦绣,秦川得及此间无。”早在很久以前,我就已经爱上了成都,梦里梦外也开始向往成都。想去寻找成都的繁华与秀丽,想去领略山城独有的风姿,想去享受那闲适散淡中让人回味无穷的茶文化和麻辣美味,想去感悟那博大精深渊远流长的佛文化和道文化的余韵。一想到马上就要走进成都,我的心情激动不已。很期待哦.......
我们直接在游客中心搭乘登山专用大巴进入盘旋的公路,一路上天阴沉沉的,车辆在萦绕的云雾中穿梭,在盘山公路上急速爬升,车窗外雪花纷飞。经过1个多小时的激烈摇晃,车终于停在海拔2430米的雷洞坪停车场。整个雷洞坪停车场,被冬日惯见的大雾笼罩着,天空中不断有雪花飘落着,能见度很低,有一种要迷失的感觉。
顺着人流来到山脚下,到处都是卖钉爪的,一片洁白,地面都结了冰,很滑,所有人都贴着路边小心翼翼的前行。雷洞坪有很多租赁大衣的,大家如果觉得冷可以考虑租一件。
对峨眉山的向往由来已久,久闻峨眉是“普贤道场,”作为佛教四大名山之一,那里四季晨钟暮鼓,香烟弥漫,佛音缭绕,从山麓到山顶“一日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人们常称赞峨眉山,高出五岳,秀甲天下,更是自古就有“峨眉天下秀”的美誉。为了能够感受到“峨眉天下秀”,我们选择徒步上到金顶。
+1
雾,浓得深邃,深得清纯,丝毫没有城市中的雾那样含有油腻味,非常可爱。那一丝丝的雾气,飘上了我们的额头与我们美美地亲吻。望望四周,连树和花草也无法辨清,我们每一个人飘飘欲仙,与雾融为了一体。浓雾变化着,一会儿化作了凉风,一会儿变成晶莹剔透的小水球,沾在我们的头发上、眉毛上。我轻轻地闭上眼睛,怕惊吓了它们,任其发展变化,丝丝的清凉使我感到心旷神怡,如入仙境。
+1
我们一面借助于防滑工具,一面互相搀扶并拉住护栏,心有余悸地迈着缓慢而又艰难的步子向上走。尽管举步维艰,可我们不畏艰险,坚持不懈地向上攀登
+1
可爱的小松鼠从我们手里叼走面包后,一去不复返
+1
雾深不知处,行走在云层缭绕的大山之上,一种腾云驾雾之感,油然而生。
我呢,也算是一个酷爱户外登山的女汉纸吧,以前都是在夏季去登山,能够领略到这样如仙境般的美景也是第一次。我相信有付出才会有回报,只有亲身经历才能体会到峨眉山的美。
峨眉山金顶,也称华藏寺,位于中国四川省峨眉山主峰上,汶川地震前海拔3077米,震后海拔3079米。是峨眉游山的终点,也是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之一。
峨眉山金顶始建于唐朝,屋顶为锡瓦所盖,元代时又被称为"银顶"。寺侧有卧云庵,内有饭堂和客房可供游客食宿。在金顶可观看峨眉四大奇观--日出、云海、佛光、圣灯。金顶与千佛顶、万佛顶相邻,万佛顶上亦有建筑,但是这个季节山上有雪,是不能去万佛顶的。
+1
金顶的气候变化多端,忽而阳光灿烂,碧空如洗;忽而白雾滚滚如万马奔腾。
+1
真可谓是“一日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当我们快到金顶时,头顶之上,已见大片蓝天,心情豁然开朗。
+1
放眼望去,山下茫茫一片,白雾与云朵汇聚成浩瀚的海洋,一直延展到无穷无尽的天边,与蓝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近看云海像浓雾,把那些奇峰异景遮的无影无踪,大风吹过,雾气飘散,种种奇妙景象又欣然展现眼前,远看朵朵白云像对对白色的蝴蝶,围绕山峦,翩翩起舞,高处看,则像波涛滚滚的大海,远处一座座山只露出一个个山尖,仿佛是大海里的小岛,时隐时现在云雾之中,使人感到如入仙境。
+1
远处的万佛顶,海拔3099米。在我拍完照的瞬间就消失了
金顶的中心是一尊金碧辉煌的佛像,它有十面脸,无论你从那一个方向看,它都是正面。大佛像的周围是许多姿态各异的金色小象,有的把鼻子举得高高的,好像在欢迎我们的到来;有的小象把鼻子拖在地上,样子好像很沮丧;有的小象在翘起的鼻子上,托着一朵金色的莲花,应该代表的是一种圣洁吧
……
+1
刚刚还是晴空万里,在短短的几分钟,金佛就被笼罩在大雾之中了
+1
凌云寺在凌云山上,九峰环抱,寺宇辉煌。因为是大佛所在,所以又称大佛寺。凌云寺创建于唐初,开元初年(约713年)开凿佛像,寺宇又有扩建。据《方舆胜览》记载:"会昌前,峰各有寺"。但到会昌四、五年间,由于唐武宗李炎下令灭佛,凌云山庙宇只有凌云寺得以保存。清代大诗人、大书画家张船山(问陶)在《嘉定舟中》云:"凌云西岸古嘉州,江水潺谖抱郭流。绿影一堆漂不去,推船三面看乌尤。""平羌江水绿迢遥,梦冷峨眉雪未消。爱看汉嘉山万迭,一山奇处一停桡。"将乐山美景描绘得如诗如画,令人陶醉。
凌云寺由天王殿、大雄殿、藏经楼组成的三重四合院建筑,丹墙碧瓦,绿树掩映。天王殿前是参天古木楠树,殿外两侧分列着四座明清两代重修寺字的碑记。殿内正中塑像为弥勒坐像,皤腹欢颜,俗称“大肚罗汉”。两旁分列四大天王塑像,攒眉怒目,威武雄壮。天王殿后为韦驮殿,供奉木雕装金的护法神韦驮。穿过天王殿,为明代建筑大雄宝殿,是僧众举行宗教活动的主要场所。殿内正中端坐释迦牟尼三身像(今身、 应身、报身),造型优美,神态庄重。两旁分列十八罗汉,神形各异,栩栩如生。大雄宝殿背面是新塑的净瓶观音,两边分列文殊、普贤、地藏和大势至四菩萨像,是明代以前的作品。
+1
穿过凌云寺,便可看到大佛。还可以顺着石阶下到大佛脚下,一睹其全貌。但是因为人太多,排队就得等三四个小时,考虑时间因素,我们没有下去,就在山上看了看大佛。
大佛头顶有一千多个螺髻,每个螺髻上都可以放一个大圆桌。大佛的耳朵洞都可以装下两个人,眼睛的下眼皮儿那里都可以横躺两名成年男子。大佛肩宽28米,可以并排坐下五、六十个人呢!大佛的手指长8米。
+1
话说,这张照片,乃是身手敏捷的我冲出重围,好不容易挤到最前面才拍到的。还是那句话,人太多,我都觉得有被挤下去的危险!如果各位旅友有时间的话,千万别选择过年来。
乐山大佛曾有四次闭眼事件,每一次都引起不少的轰动。为什么一座石雕自己会闭眼呢?放在世界百科全书上,应该也是一次未解之谜。据相关记载,乐山大佛的每一次闭眼,都是和当时的著名历史事件有关。下面大家就跟随我一起了解当时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让乐山大佛如此悲愤以及喜悦
+1
第一次:1962年的乐山大佛闭眼,遇上了百年难遇的三年连天的自然灾害,饿死的人数以万计,岷山上漂浮众多尸体,大佛不忍看这人间的悲剧,痛苦的闭上眼睛并默默的流泪。
第二次:1963年的时候,灾情不见好转,饿死的人继续增加,大佛无力拯救苍生,再一次的闭眼默默流泪。这一年,我国三年自然灾害的时候,大佛流泪,国家动用了4千万对大佛进行清洗,但还是没有能抹去大佛眼角的泪痕!
第三次:1976年的乐山大佛闭眼事件,毛、朱、周三领导俱逝,唐山大地震死伤数十万,大佛怨天不公,面露怒色。
第四次:2000年的乐山大佛闭眼事件,正值龙年的时候,我国发生了几件可以载入史册的大事情:中国成功加入WTO、北京奥运会申奥成功,双喜临门,乐山大佛佛头闪佛光,吉祥众生。
2002年5月7日上午9时43分,乐山大佛再现难得一见的“神秘光环”———佛光。乌云还未褪去的乐山大佛上空,突然出现日晕现象,刚刚升起的太阳四周闪现出一个直径约300米、内红外紫的五彩光环,色彩时明时暗。千年难遇万人争睹!
乐山大佛,在唐代雕刻而成,距今有一千多年历史了。据说当时凌云山下,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汇流处,水深流急,波涌浪翻,经常吞没行船,危害百姓。凌云寺里的一个老和尚——海通,眼看船毁人亡,心中十分不忍。他断定三江水势这样猖獗,水中必有水怪。于是,他决定在这岩石上刻造佛像,借着菩萨的法力,定能降服水怪,使来往船只不再受害。石匠们历经万难,终于在90后将大佛建成。大佛建成后,三江再没有发生过水患,当地人对大佛很是敬奉。
所以,要想一眼看尽大佛全貌,必须隔江遥望,坐船游览是最佳的选择。只有亲临感受,才能真正的体会到佛像之大,感叹古代巨匠的巧夺天工。
+1
千年之后,雄伟的大佛始终巍然屹立着,看护着在滚滚红尘中依然保有回归正念的芸芸众生。
+1
乐山上睡佛,自己没拍出理想的效果,借用网络照片,供大家观看。
这个景点在乘船观看大佛时,可看到
很多人都是为乐山大佛和峨眉山,而来到乐山只是匆匆一瞥,孰不知,这里的美食也是杠杠的😍😍😍如果你有足够的时间,一定要慢慢地吃遍乐山,如果你没有足够的时间,那就敞开你的胃在乐山大吃一顿。
在新村和人民南路的交界处,是一家很有名的甜皮鸭——赵鸭子。
+1
在赵鸭子旁边的豆腐脑超级好吃,吃起来香味四溢,
感觉没吃过瘾,至今都念念不忘.......
+1
从赵鸭子门前穿过马路,走到海堂路208号电力局旁,就是那久仰大名的古真记,服务员会给每桌端上来一盆老板已经选好的菜,荤素都有,味道都超棒!
+1
钵钵鸡是按根收费的
+1
钵钵里,盛满辣椒油、酱油、蚝油、黄酒,上面浮着香酥的白芝麻,被竹签串起的菜品浸泡在钵钵里,哇!味道极为之鲜,辣得过瘾👍👍
+1
吃过第一个盆里的钵钵鸡,再端上来这个不辣的,白糊糊的一片,想着肯定不如辣的好吃,根本没放眼 里,没想到一入口,那叫一个麻,一个爽!比辣的还好吃百倍,心中暗念,住在这里的人可真有口服,羡煞老僧也!
+1
籽粑,也超级好吃,我们的小美女一个人干完了一盘子!
有同学告诉我们去熊猫基地,一定要早去。早晨,是熊猫最活泼的时候。各位旅友,去熊猫基地一定要赶早。
我们坐7号线,倒3号线,到达熊猫大道。在这里不得不说,成都的旅游业很人性化,在熊猫大道的地铁站出站口,专门设有售票点,还有配套的旅游巴士,很多、很方便。
熊猫基地的人依然是很多,因为有我这身手敏捷的女汉纸,在哪都能享受快速通道!10人以上可走团队通道。哈哈!我们用最快的速度,先于前面的众多人进入了熊猫基地。
我发现,不管外面的大山有多么得美,能吸引孩子们眼球的还是这些胖嘟嘟的国宝。
+1
我们从来不发朋友圈的小伙子,今天让大熊猫给霸屏了。
+1
圆滚滚的熊猫,像一个大皮球,黑白相间的皮毛亮闪闪的,小眼睛圆溜溜的,再加上黑眼圈,憨憨的,可爱极了!
+1
这些可爱的小熊猫有的吃竹子,有的嬉戏打闹,对我们的招呼全然不顾,一个个我行我素。
+1
这两只熊猫根本不顾游人的围观,只顾自己打闹
+1
挂在树上也能香香地睡着
+1
萌萌哒
+1
睡醒了
+1
吃饱了就睡会儿吧
+1
这只馋嘴大熊猫双手抱着竹子不停地往嘴里送,毛茸茸的嘴里也不停地嚼动,配合自如,吃得津津有味的。
+1
两个淘气的男生,一点都不配合照相📷
+1
幸福的一家三口
从熊猫基地出来,人满为患,我们选择了一个又快又不安全的交通工具——电动三轮车,用最短的时间到达了地铁站。
下一个景点春熙路。
+1
虽然有“百年春熙”一说,但春熙路是由军阀杨森于1924年建成。最初,成都市春熙路因杨森头衔“森威将军”而命名为“森威路”,后取老子《道德经》中:“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台”的典故,改名为春熙路。
同成都市的其他商圈相比,春熙路的最大特色在于汇集了众多品牌的各类专卖店、以及拥有众多的中华老字号商场,是外地游客和本地白领偏爱的购物地点。一进春熙路看到那琳琅满目的商场,对于像我这样酷爱逛街的人是没有抵抗力的。可是,看到随行的朋友,一点逛街的欲望都没有,顾全大局的我只好恋恋不舍地跟上大家继续前行。
不过,我们这帮朋友,一说吃,一个个立刻都精神抖擞起来,远比刚才在商场热情很多。在春熙路的银石广场的侧门我们找到了这家有名的让签签飞小郡肝串串香
+1
这家店相当得火,24小时营业
+1
店里有很多类似这样的个性标贴
+1
+1
+1
签子是按斤收费
春熙路的这个牛肉油匴也很火爆
+1
+1
饼子味道很赞,但是超级得辣🌶️🌶️🌶️
“拜水都江堰 问道青城山”。余秋雨先生曾写道:“要看水,万不可忘了都江堰”,都江堰因水而受到人们的膜拜。青城山作为中国道教的发祥地之一,其道家思想、音乐、武术、饮食和养生之道等都有着十分丰富而独特的文化内涵。所以,来成都这两个景点是必须要去的。
在都江堰火车站外,可直接购买都江堰的门票,并配有专门的旅游大巴,很方便。也有一些专门跑黑车的,据说可以开着车,拉我们直接进景区,考虑时间问题,我们选择了黑车。
其实,我的内心有一种上当受骗的感觉,感觉这两个司机拉着我们,在都江堰景区的外面转悠了一圈。也许是人的本能,总会对陌生人存有戒心,又总是处在矛盾之中吧,始终觉得既没买门票,也没有走景区大门,心里总会暗暗揣测,是不是被骗了; 后来自己也想过假如通过正常的流程,买门票-检票-通过景区大门,进到景区里后,可能也会觉得没什么意思,还不如跟上那两个黑车走。不管怎么样既来之则安之,无论采取哪一种方式,都应该快快乐乐地玩一回。还好,有一个司机当过讲解员,对当地的景点和文化非常了解,讲得很有趣,孩子们也是听得津津有味,还给我们拍了很多美照。
+1
+1
一听说要来成都,儿子最想一睹为快的便是这个可以应用两千多年的水利工程
+1
+1
桥楼似的民族建筑形式。雕梁画栋、民间彩塑、书画楹联溶为一体,桥头重檐彩塑珍禽奇兽和各种民间传说戏剧人物,情态各具,栩栩如生。两端桥亭的桥跨部分设为木地板、桥头用青石板浅浮雕铺成。桥身增设了木雕及金柱。天棚改造为彩画天花及卷棚仿古天棚。所有的木雕进行描金填彩,更新了额坊彩绘,壁画,诗词,对联更换一新,使南桥更加光彩夺目。
+1
鱼嘴分水堤又称“鱼嘴”,是都江堰的分水工程。因其形如鱼嘴而得名,它昂头于岷江江心,包括百丈堤、杩槎、金刚堤等一整套相互配合的设施。其主要作用是把汹涌的岷江分成内外二江,西边叫外江,俗称“金马河”,是岷江正流,主要用于排洪;东边沿山脚的叫内江,是人工引水渠道,主要用于灌溉。
+1
宝瓶口起"节制闸"作用,能自动控制内江进水量,是湔山(今名灌口山、玉垒山)伸向岷江的长脊上凿开的一个口子,它是人工凿成控制内江进水的咽喉,因它形似瓶口而功能奇持,故名宝瓶口。留在宝瓶口右边的山丘,因与其山体相离,故名离堆。离堆在开凿宝瓶口以前,是湔山虎头岩的一部分。由于宝瓶口自然景观瑰丽,有“离堆锁峡”之称,属历史上著名的“灌阳十景”之一
+1
站在桥上可以看到远处的宝瓶口
飞沙堰的作用主要是当内江的水量超过宝瓶口流量上限时,多余的水便从飞沙堰自行溢出;如遇特大洪水的非常情况,它还会自行溃堤,让大量江水回归岷江正流。飞沙堰的另一作用是“飞沙”,岷江从万山丛中急驰而来,挟着大量泥沙、石块,如果让它们顺内江而下,就会淤塞宝瓶口和灌区。 古时飞沙堰,是用竹笼卵石堆砌的临时工程;如今已改用混凝土浇铸,以保一劳永逸的功效。
+1
这些高挑的长腿美照,都是那位干过讲解员的司机帮我们照的,非常有经验👍👍
+1
我原来以为都江堰只是水美,却没有想到那儿的水美,山美,树美,人更美,更为古人的智慧感到惊叹👍👍
+1
淘气的孩子们一有机会就想飞岩走壁
大概十一点左右,我们就已经把主要的景区逛完了,两位司机为我们节约了很多时间。这样,我们就可以好好犒劳一下自己的胃了,直奔那赫赫有名的梁鸡肉!(温馨提示:这家店只接受网上预订)
+1
用木柴作为火源,大铁锅里炒制,传统的农家味道,想见就已经是香得不要不要的了😋😋😋
+1
俺也来露一手
+1
菜好吃,周围的馍更好吃😋😋
+1
完全没有滤镜,西红柿就是这么得新鲜
+1
麻婆豆腐
+1
孩子们的快乐无处不在!
青城山,位于都江堰市西南,群峰环绕起伏、林木葱茏幽翠,享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誊。青城山历史悠久,是中国道教发源地之一,是全国道教十大洞天的第五洞天。
青城山古名天仓山。唐开元十八年(730)更为现名。相传轩辕黄帝遍历五岳,封青城山为“五岳丈人”,故又名为丈人山。
名为青城山,有两种说法,一种是青城山林木青翠,终年常绿,诸峰环绕,状若城廓。故为“青城”山。另一种是青城山原名为“清城山”,因古代神话说“清都、紫薇、天帝所居”故名“清城”,唐代时佛教发展迅速,佛教和道教在山上发生地盘之争,官司打到皇帝那儿,唐玄宗信道,亲自下诏判定“观还道家,寺依山外”,然而诏书将“清城”写成了“青城”,所以改称青城山,此据并非传说,山上至今保留有唐代碑文诏书全文以佐。
青城山景区分为前山和后山两部分。
+1
干净整洁的道路两旁伫立着行道树,如同两排忠诚的士兵,日日夜夜守卫着道路,迎接着八方来客
+1
+1
本来是想让孩子门在这里排个霸气的抖音视频,可惜这几个娃都不配合!
+1
牌楼
+1
磁器口古镇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嘉陵江畔,始建于宋代,拥有"一江两溪三山四街"的独特地貌,形成天然良港,是嘉陵江边重要的水陆码头,曾经也是繁盛一时!
磁器口古镇蕴含丰富的巴渝文化、宗教文化、沙磁文化、红岩文化和民间文化,各具特色。一条石板路,千年磁器口,是重庆古城的缩影和象征,被赞誉为"小重庆"。
+1
刚出地铁站就已经看到远处的各种小吃
+1
+1
+1
先来一碗重庆小面,填补一下我们空虚的肚子
+1
小时候的记忆
磁器口古镇,人头串动,保留着旧时的建筑。这里繁华依旧,似乎让人想到当年就是这样一个码头,从早到晚,过往商旅川流不息。当年流传一首民谣:"白日里千人拱手,入夜后万盏明灯。""千人拱手是形容每天都来上千只船上的船公划着船向码头停靠。""万盏明灯"是指形容码头上商贾云集,入夜后各自点亮油壶、电石灯、汽灯,经江水一漾,亮光炅炅,如星辰闪烁。
+1
+1
+1
+1
在磁器口镇随处都是拍照的美景
抵挡不住的美食,遍地都是,想减肥的人慎行😁
+1
+1
糍粑的制作非常费力,一般都是要几个人一起才能制作完成,据说是有团结、文明、友谊和谐的象征。
+1
随处可见、香甜软糯的糍粑
+1
+1
+1
+1
+1
美食过后,天色已经很晚,已来不及去一棵树了。闲来无事,我们按照刚才快车司机的指引,去寻找刚才他所提到的烧鸡店。我们从李记串串香出门右拐,沿着楼侧的马路向后走去,发现在这楼群里,有很多苍蝇小馆,聚集着当地人在此用餐。想必一定是都有每个店的独到之处吧!
+1
我们找到了这家烧鸡店,人很多。
+1
烧鸡店——苍蝇小馆,络绎不绝的吃客在此排队等候。可惜我们已经吃饱,今天是无法品尝到它的美味了😍
+1
+1
在烧鸡点门口,一特色宜宾凉糕流动小摊,吸引了我们。虽然吃不下美味的烧鸡,但是饭后甜点还是可以品尝一下的。在这个灯光昏暗的小摊上,有各种各样的冰粉、西米露等特色小吃,配上阿姨特制的红糖水,非常好吃!
白云从千山万壑中升起,犹如雪白的绒毯铺展,崇山峻岭宛若云海中的浮舟。现代诗人赵朴初诗曰:“云若覆衣迎日出,峰腾云海作舟浮。”
+1
峨眉山的云海像滔滔流水似的人间银河
+1
远处是海拔6000多米的贡嘎雪山
+1
+1
上图是这次朋友徒步看完日出时拍的,清晰可见感觉离我们那么的近!
下图是我们2月17日下午,在雨雪之后拍的,感觉遥不可及,如同海市蜃楼一般。
何为仙山,山中古寺众多、佛光普照、为佛家修行圣地。峨眉山景色宜人、古色古香、实为宝贵遗产,旅游观光胜地。各种景观数不胜数,其有名者为“金顶祥光”、“象池月夜”、“九老仙府”、“洪椿晓雨”、“白水秋风”、“双桥清音”、“大坪霁雪”、“灵岩叠翠”、“罗峰晴云”、“圣积晚钟”,还有红珠拥翠、虎溪听泉、龙江栈道、龙门飞瀑、雷洞烟云、接引飞虹、卧云浮舟、冷杉幽林等。
+1
非常感谢这三位朋友的全程直播,也为他们的坚持点赞👍
峨眉山的美,是无法用言语和照片所能表达的,只有亲身经历,才能真正体会到她那震撼之美!
成都自古就有“天府之国”的美誉,气候适宜、土地肥沃,农民一季就下田劳作两次,播种、收割,其他时间喝茶、搓麻将、吃麻辣、烫火锅、摆龙门阵,享受悠闲的慢生活。
来到成都,就好似汽车从超车道一踩刹车转入了慢车道一般
成都人的一大爱好就是喝茶,其实与打麻将是一对双生子。有钱人上装修古朴典雅的茶馆,没钱人在路边小摊,一把竹椅,一杯素茶,两元钱可以从天亮聊到天黑。有钱没钱,茶总是要喝的,钱多钱少,各有各的乐法。在成都,只要有空地,什么地方都可以喝茶;只要有水,喝什么样的茶都行;只要有嘴巴,就有说不完的话题;只要“舒坦”和“安逸”,“天子呼来不上船”,无论老少皆有“谁说我非茶中仙”的气概。
4月10日,几位朋友,褪去一身疲惫,走进悠闲的慢生活之中。
+1
+1
+1
+1
愉快的旅行总会结束。但是每一次的旅行并不在乎终点是哪里,而是在意途中的人和事,还有那些美好的记忆和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