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州博物馆的建筑形式颇有民族特色,中间的塔楼采用侗族鼓楼重檐形式,东西塔楼采用苗族吊脚楼形式,以外观来强调黔东南是“苗侗之乡”,整个博物馆由“黔东南概貌馆”、“少数民族风情馆”、“少数民族服饰馆”、“龙舟馆”和“现代民间工艺美术馆”等主题馆组成。三楼、四楼是主要的展览区域。由于黔东南的主要人口构成是苗族和侗族,所以博物馆里核心的是“少数民族风情馆”和“少数民族服饰馆”中的苗族和侗族展厅,这两个馆通过图、表、实物按历史、不同分支、习俗等作分类,陈列了很多反应苗、侗两族日常或难得一见的各种实物,对苗族和侗族的文化、传统、历史等都进行了很好的展现。
整个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在苗族展厅里,里面陈列了一件剑河的锡绣作品,用锡丝作为原料,用传统的绣法做成一件让人叹为观止的苗装,显示了生活在剑河一带的苗族人高超的刺绣水平。另外一个常规展出以黔东南不同的市县为展览单位,呈现当地特色风情,但是布展没有民族馆那么细致精美。
如果你是四五个人结伴同行,则会有博物馆馆员领着你逛博物馆,经过他们的讲解,可以获得更加清晰的信息。当然了,参观完博物馆之后,馆员会带你去一楼参观工艺品店,这里面店家的手工艺品品相都不错,在这里还能找到黔东南本土书籍、明信片这类的印刷出版物,可以带回去作为礼物。
|
|
具体收费情况以现场公示为主
夏季最佳。此时不仅气候适宜,而且有很多节日和活动。
贵州省凯里市广场路5号,乘公共汽车1、2、5、6、7路到万博站下
4.5 分
这是凯里博物馆进门的浮雕,苗侗一家亲的画面苗族扎染水族文字这是丹寨鸟笼很有名,整个寨子都是做鸟笼的。这些画作是水城农民画作,想象力非常的丰富多彩,天马行空的场景,让人真的佩服.这个卷帘门很有特色.好多人驻足拍照.
黔东南州民族博物馆保藏有藏品10000余件,是贵州省东线旅游的一个重要景点,是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是黔东南对外宣传的一个重要“窗口”。黔东南州民族博物馆,博物馆的建筑形式颇有民族特色,中央塔楼采用侗族鼓楼重檐形式,东西塔楼采用苗族吊脚楼形式,以外观来强调黔东南是“苗侗之乡”。一楼鼓楼展示厅,陈列馆在二楼和三楼,由“黔东南概貌馆”、“少数民族风情馆”、“少数民族服饰馆”、“龙舟...
阅读全部拿着身份证免费领票进去的,不大甚至有点小,周末无聊进去逛逛的哈哈哈,可以看看凯里的发展史以及周边的县城的划分,更多的了解一点黔东南吧以及这边的民族风情,博物馆位置很好找,就普通周末,去的时候人也不多
坐汽车往凯里市,途中经过舞阳河飘流点和游船点。参观凯里的黔东南自治州博物馆,当然是免费,内容挺丰富,民族特色风情浓郁。不可不尝的当属凯里市正宗的酸汤砂锅牛肉米线,酸汤香辣、牛肉甘酥、米线爽滑,真是美味三绝配,令人回味无穷!
黔东南博物馆,有三层,第三层是少数民族文化介绍,二层是黔东南少数民族介绍,首层是一些临时的展览,现在是改革开放40年成果展览。看完整个博物馆不用一个小时,免费的,凭身份证入场。有空可以去看看。
这里能够让你了解黔东南的民族文化,他们的生活,如果你不知道何时到黔东南各个部的话,三楼有告诉你,有中缅历史,里面的工作人员都很热情,还主动给我们讲解,你问他他也会告诉你,真的很不错,里面非常值得游,主要是里市里面很近。交通非常方便,晚上门口还有小孩玩的玩具之类。
初八下午转场到西江,当天入住鼓藏人家,天已暗。初九晨起,窗外一片迷蒙。于是我看到雾锁苗寨的画面,地湿,濡湿了我的心,那么陡的地方,好下坡么?我们还是下来了,吃了早饭,逛逛古街。(初八那日上山,是客店小主将我的旅行包背上去的,好感谢,之前累了一天了,背行李爬坡还真困难。) 古街不大,千户苗寨,他们的房子沿山坡而建,远观时,基本上都是这山望那山,那坡观这坡。最初我并没发现这现象,是...
去的时侯正在修广场,博物馆被围了起来,看博物馆显示屏上的提示,找了一圈才找到入口。博物馆里就我一个游客。工作人员很热情,带我去锡绣前指给我看,还告诉我怎么上网查资料,赞!
现在全国的博物馆都免费,这里也不例外。在修什么地下街,所以正门前的广场全封闭,只能走侧门。本想去西江,赶上下雨,临时决定去博物馆看看,走到门口突然想起来是周一,还好这里并不闭馆。博物馆有三层,一层有临时展馆介绍黔东南州历史;二层是各个民族的风俗;三层是民族服饰。因为黔东南是以苗族和侗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自治州,所以博物馆也很切主题的介绍州内33个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是了解少数民族的...